1、倾听:倾听是和孩子有效沟通的前提,不会或者不知道倾听,也就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么。如果连孩子在想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能有效沟通呢?父母要有主动倾听孩子的意识,去了解孩子的快乐、委屈等。
2、聊天:要去寻找合适的聊天话题,不要局限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可以聊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聊聊他的新奇发现。最好是和孩子养成定期聊天的习惯,每天晚饭后半小时或睡前半小时,增进亲子双方的了解和感情。
3、聆听:当孩子向你诉说的时候,父母要学会通过孩子的语言来察觉孩子内心的想法。当孩子问你:”妈妈,今天你要不要去买衣服?“这时孩子并不是想真正知道你要不要去买衣服,也许他想跟你一起去逛街,也许他想趁你出去的时候看一会动画片。
4、暗示:用语言暗示孩子,让孩子自己意识到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比起父母直接要求,孩子会更容易接受。当孩子做出不合理的行为时,父母可以拍拍孩子的肩膀,或者摇摇头,拉拉孩子的手暗示孩子,而不要直接开口禁止、批评孩子。
5、拥抱:每天可以给孩子三次拥抱:早上孩子醒来时,接孩子放学或者孩子放学回家时,孩子睡觉前。通过肢体表达的沟通,让孩子感觉自己是被爱的。
1、家长注重平常与孩子的沟通
平时亲子沟通的目的是要增进亲子之间彼此的了解、默契的培养,随着长时间的沟通父母不仅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无论是何种方式的沟通,家长与对孩子沟通时要真诚沟通。
2、选取恰当的环境沟通交谈
当我们想和孩子沟通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环境。之前和大家提到过,饭桌上是不宜交谈和指责孩子的。
除了要找安静,适合交流的物理环境(例如房间、书房)之外,“心理环境”也要恰当。一定要考虑有没有外人在场,需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需要照顾孩子的内心感受。
双方的情绪平复、冷静后,有利于孩子说出真心话,易于接受对方的意见,加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
3、学会引导教育孩子,避免直接粗暴对待
在孩子犯错误时,有些父母不会控制自身的情绪,直接粗暴的辱骂或者体罚孩子,而孩子直观的接收到这些负面情绪,会把这些负面情绪当成正常的处理方式,孩子也会以同样的情绪去反馈给父母和他人。
如果父母可以控制好情绪,以引导的方式去帮助孩子理解这次错误,那么孩子既能汲取此次的经验,也会模范父母学会正确的处理方式,而不是情绪宣泄。
4、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
现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最好不要有意见。所以,往往没有仔细地把孩子的话听完,而孩子感觉与父母难以沟通,代沟必然越来越深。所以家长与孩子说话时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听完孩子的讲述,还要理解孩子所表达的意愿。
5、要注意孩子的非语言反应
与孩子沟通的时候,父母不要自顾自地说,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反应,尤其是孩子的非语言反应。比如孩子开始出现左顾右盼,注意力不集中,父母就应该停止沟通或者转换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