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重庆的中考不难,以下是几位专业教师的点评。
语文
减少了整卷字数、题量和机械记忆的内容,回归教材
命题专家解读:
“本次试题命制在继承与稳定的基础上,又适度有所创新。”命题专家表示,2023年语文中考命题坚持素养立意,体现五育融合,注重考试的导向作用,为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挥积极作用。
试题精选典范作品和语言材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融入试卷。两套试题的语料丰富,情境多样,题型灵活,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在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上进行全方位的考查,着力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任务的历练中把知识学活用活。如《战马魂》对叙述视角的转换、“虚构中的真实”的手法赏析、对文本的探究等,试卷打破了套路,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思考。试卷积极落实双减,减少整卷字数和题量,减少机械记忆的内容,回归教材。
试题注重情境创设,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迁移运用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促进真实学习。如作文情境紧贴学生生活和时代背景,无论是“小小选书师”的自荐,还是围绕一张图片展开联想与想象创编故事,都体现了“真实的生活价值”,意在打通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关联。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如汉字诗歌的创写,通过汉字字形、意象来创写诗歌,能很好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的能力。又如阅读题对于小说结尾的评价,很好考查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一线教师:语料丰富题型创新 重知识更重能力
“试卷一如既往地重视价值引领,坚持素养立意。”重庆南开中学初中语文老师颜运静表示,试卷选择具有时代精神和思想意义的材料,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思考体会其价值内涵,而这样的考查又不是刻板的说教,而是让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在完成情境任务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语文能力。如A 卷第1-4题,设计“回文图”“编写介绍词”“创作汉字诗”,引导考生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不管是文学类阅读,还是实用类阅读,都比较关注语料的梳理、整合、比较、分析和运用,需要考生调动联想、迁移、实证、推理等能力去解答。比如A卷第12题换视角复述故事,第16题的两种结尾的比较分析,第17题的解析推导。
试题的语料选择比较丰富,涉及字音、词语、句子、句群,文体有实用类和文学类,文学类有诗歌和小说。在题型方面,有一定创新。一方面重知识,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更重能力,对阅读能力、表达能力都有比较深入的考查,特别是考查阅读之后的表达能力。
此外,今年的试题关注教材,力求呼应和引领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运用、知识迁移、分析概括、阅读探究等诸多语文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灵活运用教材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体现“把课堂表现考出来”的特色。两套试卷既有如综合性学习、古诗文等直接取材于教材的题组,又有很多在教材基础上活化的题目,如《日子》文本具有韵味的语言形式和教材《湖心亭看雪》中类似的语言形式进行比对,将对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物理
试题内容涉及太阳能热水器、纯电动汽车、神舟十六号等
命题专家解读:
今年中考物理试题高度重视实验探究、跨学科实践等内容的考查,充分体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考查范围涵盖了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等3个一级主题和13个二级主题,知识点覆盖率达100%。
试题注重时代性,加强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的联系,凸显我国科技成就,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理念;注重“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体现物理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注重科学探究,创设真实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内容涉及太阳能热水器、纯电动汽车、旧电炉和鼠标垫的改装、神舟十六号、指南针等。
教师点评: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初中物理老师韦红认为,今年物理试题关注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注重情境创设。试题内容还融入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前沿热点,以及学生熟悉的自然、生活和学习场景,引导学生热爱科学、积极实践、关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此外,试卷还考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思维和质疑精神;课程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注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这对教师日常教学很有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