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孩子的时间观念培养
初中阶段由于学科变多,刚上初中,大多数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依然很强,自律性弱,家长不盯着就不知道学习。因此,要培养孩子完成作业后,制定各科学习计划,继续进行自主改错和刷题的习惯。所以合理安排学科之间的时间分配将会事半功倍。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将时间具体化,制定每日计划安排,罗列任务清单。
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精神
培养孩子一个爱好或者一个习惯,例如每天跑步,每天看几页课外书等。很多孩子学了很多兴趣爱好,但是都半途而废。学习本是件好事,但不要养成每次在遇见困难就打退堂鼓而放弃的性格。
接纳孩子的一切
每个孩子都是很希望被认可,特别是自己的家长。但有些家长仅仅关注孩子的成绩,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更多的事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身体健康等,只要身心健康,不抵触学习,在初中就有逆袭的机会。
养成阅读好喜欢
不少只关注学习成绩的家长和学生,将大量课余时间也投入到作业和复习上,相当于课内知识的过度投入,以时间换分数。用长期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何尝不是一种损失呢?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初中,高中的学习阶段,阅读能力不足的影响日益增长。只有博览群书,大量阅读古今中外著名的经典,广泛涉猎百科常识书籍,孩子的智慧才能不断成长,最终形成强大的学习能力。到了初高中,阅读能力强的孩子,成绩上升的后劲很强,往往会有很大的后发制人和潜力。
1、从个人心态方面进行调整。遇到成绩下降的情况时,家长们不能急躁,家长的情绪常常让初一的学生感到很大的压力。初中是从能力上拉开差距的第一个阶段,所以,上初中前帮孩子为自己合适“定位”很有必要,心态上要鼓励孩子自信。
2、督促有效的预习。不同于小学时候,学生一次没有记住新字、新词,老师会反复强调,从而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到了初中阶段,虽然初中老师也会强调复习的作用,但是更加注重学生通过习题,来掌握理论知识。
3、从学习的方式方法入手。小学的学习有老师引导的多,学生缺乏主动性,学习依赖性强,更不会总结学习方法。而初中学习科目增多,难度加大,老师也不再像小学老师那样仔细讲解每一道题、每一个学习内容。中学要求学习自主学习,也更注重课外知识的拓展和积累、综合能力的培养,比如看名著、小说、古诗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