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文学体裁是长篇小说。《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妖怪魔法高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现实。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语言。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险阻,但始终没有放弃取经的信念。这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能够识别妖魔鬼怪,帮助师傅唐僧化解危机。这告诉我们,在面对复杂的事物和人际关系时,我们要学会明辨是非,善于识别真假好坏,才能避免被欺骗和误导。
《西游记》的一个突出特色是把社会化的个性、超自然的神性和某些真实动物的特性结合起来,既反映了社会的真实,又有着神奇色彩。《西游记》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叙三藏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西游记》虽然是长篇巨作,但是却是由许许多多的短篇小故事连缀而成。郑振铎曾说,《西游记》的语言风格既有古典文学的庄重和优美,又有口语文学的活泼和通俗。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使语言富有韵味和魅力。
总之,《西游记》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和高超艺术的神魔小说,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