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无改鬓毛衰是一个成语,是指人老迈之后,乡音仍旧未改,鬓毛却已经枯萎脱落的状态。形容人老态龙钟,仍保持着乡土气息的情况。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个成语源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秋兴八首》中的一句诗:“乡音未改鬓毛衰”,后被用作形容老年人保留着自己的本土风貌。
乡音无改鬓毛衰中“衰”读shuai。“衰”在这首诗中本来应该读“cui”,在以前的教材中也一直读“cui”,但现在读错的人太多了,所以统一改为“shuai”。《回乡偶书》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这首诗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
乡音无改鬓毛衰是二年级下册的古诗。《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他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他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他,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