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是1861年1月11日开始的。洋务运动使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致使中国没有走上富强之路。
1、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是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除此以外,还有福州船政局、天津机械制造厂等一系列军用工业生产厂。
2、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邮政、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如在上海创办的最大的民用企业是“轮船招商局”。同时推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3、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就是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
封建制度的限制:洋务运动没有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而是在其框架内进行改革,试图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这种做法与追求彻底变革的目标相矛盾,因此注定难以成功。
内部的腐败与局限: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如李鸿章等人,虽然想要推动近代化,但他们自身受限于封建阶级的局限性,既有创办新式产业的愿望,同时也成为了这些产业发展的障碍。
列强的干预与依赖:洋务运动不仅受到了国内保守势力的反对,还面临着西方列强的压力。洋务派在引进西方技术的过程中,逐渐加深了对列强的依赖,这反而削弱了中国的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