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弹琴。汉·牟融《理惑论》:“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载于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
《对牛弹琴》的文言文译文:公明仪对着牛弹奏名为《清角》的琴曲,牛像之前一样低头吃草。不是牛没有听见,只是这美妙的曲子不适合牛的耳朵罢了。公明仪于是变换曲调,弹奏出一群蚊虻的嗡嗡声,还有一只孤独小牛的哞哞叫声。牛听了,马上摇动尾巴,竖起耳朵,因为不安而小步来回走动。
“对牛弹琴”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教育要看对象,要因材施教。说话也要看对象,对方听不懂,等于白费口舌。在交谈时,根据对象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见,选择不同的话题,唯有这样,才能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达到交谈的目的和效果。如果离开这个基点,即使讲得天花乱坠,讲得很有道理,对他而言也不过是如风过耳。
1、跟法盲讲法律简直就是对牛弹琴。
2、对这些人讲道理,无异对牛弹琴,得另想办法才行。
3、有人讥笑我们是来对牛弹琴,却不知在座的'各位个个都是行家。
4、今天无论是不是对牛弹琴,请大家全力演出就好。
5、对老外介绍唐诗,可能会对牛弹琴,但也可能喜遇知音。
6、跟这种人讲道理,就好像对牛弹琴,别再浪费口舌了。
7、有时看到儿女回应的冷漠,为人父母的真以为在对牛弹琴。
8、老师在讲台上用心的解说着,同学们却在开小差,真是对牛弹琴。
9、我白花了一下午时间跟他谈电影艺术,简直是对牛弹琴。
10、我是个电脑迷。每当我上网时,老爸老妈想把我叫下网,那简直是对牛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