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起义是唐僖宗时期,由私盐商人黄巢为首的一次农民起义, 也是唐末农民起义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祸延唐朝半壁江山,时间长达十年,造成的死亡人数难以估计,导致唐末国力大衰,加速了唐朝灭亡。
黄巢军渡过长江,跨过黄河,攻破了长安,李唐为了镇压这次黄巢起义,掏空了中央内部军事力量,虽然最终打压了起义军,却也加速了自身的灭亡。
黄巢起义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唐朝的灭亡和社会混乱,它还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黄巢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它揭示了中国农民长期受到的剥削和压迫,成为后来农民起义的重要先例。
其次,黄巢起义的失败也暴露了唐朝政治腐败和社会矛盾的严重性,引发了人们对于政治改革的呼声,为后来的政治变革奠定了基础。
此外,黄巢起义还对中国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催生了以“民间”为主题的文学和艺术,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节点。
总的来说,黄巢起义虽然是一次失败的起义,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黄巢(820~884年),字号不详,曹州冤句县(今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人。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
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 成年之后,没有通过科举考试。起义前一年关东大旱时,积极收拢难民。乾符二年(875年)六月,响应王仙芝起义。乾符四年(877年),攻陷郓州,杀死天平节度使薛崇。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战死后,成为起义军领袖,号称"冲天大将军",年号"王霸"。
乾符六年(879年),围攻广州。广明元年(880年),进入洛阳,突破潼关,进入长安,即位于含元殿,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并大肆屠戮唐朝宗室百官。在唐朝将领李克用、王重荣等人的猛烈进攻下,退出长安。
中和四年(884年),战死于狼虎谷(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南),时年六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