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唐朝太宗贞观年间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四弟子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汉族民间传说。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仅明代刊本就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译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大量被译为西文,西渐欧美,已有英、法、德、意、西、世(世界语)、斯(斯瓦希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在国内外发表的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显示,许多人对这部小说的评价极高。
君不见,西游文化从不过时,在每个年代都可以凭借其独特魅力融入时代:央视86年版电视剧《西游记》,连年位居各视频网站播放量前列;领一时风气之先的动画片《大闹天宫》、电影《大话西游》、网络文学《悟空传》,以及各种戏谑的“西游”作品,乃至“西游”表情包,都是这部传统文学经典与时代、与社会、与各种艺术样式发生的精神共振。
与“四大名著”或“四大奇书”中的其他三部相比,《西游记》具有独特的魅力。从读者面来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具有金戈铁马的阳刚风格,一些女性读者似有本能的疏远,《红楼梦》则有不同程度的“少儿不宜”,唯独《西游记》能与大众产生全方位的共鸣。无论男女老少、黄发垂髫,都可以津津有味地与人说起《西游记》的故事。
吴承恩用毕生的心血为后人钩织出来了一个充满梦幻,奇幻瑰丽的世界。神魔外衣之下,是关于人心的修炼,是关于成长的寓言,是奇幻浪漫的华夏信仰宇宙,还是后世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
这本明代小说是一部世代累积型的作品,故事原型是唐代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壮举,之后经过数代人的改编与创造,西游故事逐渐饱满起来,最终成就了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
《西游记》可以有很多种解读方式,也可看作一部孙悟空的传记。一位研究《西游记》的学者曾说:“‘悟空’二字,就是整部西游的核心所在。”
师徒一行要取得“三藏”,必要做到悟净、悟能、悟空。可以说,三藏是取经的形式,而悟空是佛教的根本,也是取经的根本。所以,师傅“三藏”代表的是形式上的主体与核心,而只有达到悟空的境界,才能取得真经。这一路,他戒掉七情六欲,也戒掉了反叛之心。西游研究者普遍认为,“真假美猴王”是悟空成长之路最重要的一站,在那之前,他常常不听从唐僧的指令,师父说不能杀妖精,他偏要杀。而在遇到六耳猕猴之后,唐僧再也没有念过紧箍咒,因为悟空的“二心”死了,也就是那颗不安分的、想反抗的心。
而他的七十二变,则代表念头的变化。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长度与取经要走的路程相同。也就是说,取经路其实就在一念之间,善与恶,苦海与极乐,都在一念之间。就像观音菩萨在书里点化的那样:“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 悟空的取经之路,有磨砺,有欣喜;有委屈,有乐趣;有得到,也有放弃,像极了每个人追求目标、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