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命题作文:无声之处 亦有深味
2.材料作文:四个历史人物的字中任选两个自拟题目写作
我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追寻那无声的时刻……院子里,放满了花圈,站满了披麻戴孝的人们。一阵阵哀乐缓缓飘在凝滞的空气中,一切的一切都染成了灰色。人已经离去了,灵魂升入了天堂,空空的躯体旁尽是悲鸣。
逝者从此没了牵挂,安逸地离开了,可是他的亲人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此时,眼泪成为他们唯一的表达。站在门后的我,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看着人们的震惊,看着亲人的悲痛,看着逝者离开昔日的家,即将被烈火焚烧,将与生他养他的土地融为一体。此时,我沉默着,我第一次明白:人会死的,死后就什么也没有了。
从此,我幼小的心灵就蒙上了对死亡的恐惧,同时更加充满了对生的敬畏。学校里,我们站在操场上,为一位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王小凡而哀悼。白血病夺走了她年轻的生命。
一个花季少女在她人生最美好的时刻,就与世界告别,匆匆走过一生……死亡就这样降临在我们身边,残忍地夺走了曾和我一同学习、成长的她的生命。此刻,我沉默了。哀痛如此沉重地压在我们年轻的心上,生命竟是如此的脆弱。
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5月19日14时28分,举国哀悼,站在电视机前,我立正肃穆,低垂着头,为遇难者哀悼。电视里、窗户外,大街上,到处都充斥着汽笛声,声音是那么大,那么大,一直传到了遥远的天堂,安抚死难者那逝去的灵魂。
这一刻,我沉默着,我无声。天灾人祸,给中国人的心上割下了一道深痛的伤疤。举国哀鸣,世界震惊。但是,我们也看到了祖国的强大,一批批战士奔向灾区,一车车救灾物资拥向灾区等等。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媒体更是令人敬佩。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中国以她的行动让世界崇敬!沉默,加上了生命的砝码,而变得如此沉重。此时无声胜有声,沉默时,是对逝者的无限哀悼,沉默后,就是对生者灵魂的洗礼,就会对生命的倍加珍惜,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来把握和追寻生命,使生命闪烁着它无尽的光芒!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每当听到这首令人感动的歌,我就仿佛看到了绿色的小草,看到了那坚强、默默无闻的小生命,也看到了生命价值的存在。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坚强的生命。
暴风雨在突然间倾盆而下,黄豆般的雨点“啪啪”地落下,万物都垂下了它们高傲的脑袋,失去了以往的生机,但唯有一种小生命——草,它们倔强地仰着头,用蔑视的目光看着暴风雨,以柔弱娇小的身躯奋力抗争着。
没有人为它们遮风,也没有人为它们挡雨,尽管雨很大,但它们屈服了吗?向暴风雨求情了吗?没有,它们用一种最顽强的毅力拼搏着、奋斗着。
用各自的体温与热情感染着整个集体,仿佛在说:“加油啊伙伴们,风雨之后见彩虹!”终于,它们坚持到最后,它们胜利了,它们以最坚强的精神驱走风雨,迎接彩虹。你看!小草们在雨后仿佛换了一身新装,脸上得意地微笑着,欢呼着,庆祝它们的胜利。从小草身上,我第一次那么深地感悟到坚强这一伟大的生命价值。
如果说小草是坚强的,那它更是默默无闻的。
在花坛中,在苗圃里,你一眼都能看见那绿油油、散发着它独特气味的小草。小草不与花儿争鲜艳,不与树木争高大,它甘愿做陪衬,甘愿用自己的身躯装扮出花儿的艳丽,显示出树木的高大。
它们是一位幕后使者,心甘情愿让自己当陪衬供人们欣赏,虽然人们很少谈论它们,但它们已经满足了,因为它们已经默默无闻地奉献了,已经没有缺憾了。我又一次被它们震憾了,不求多美丽,不求多高大,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这一生命价值又在它们身上闪光。
从小草身上,我感悟到了生命的价值——坚强、默默无闻。它们只是一棵棵路边的无名草,但却以它们的实际行动充分演绎了生命价值的凯歌。
当历史的潮水在渐渐地退去时,我漫步在沙滩上,希望找到理想的贝壳。无意中,一颗耀眼的贝壳进入我的视线,我拾起一看“无声处,有惊雷”被深深地印在上面了。
正当我不思其解之时,远方的风送来了一片印有课文的纸张。我打开一看,上面是勾践灭吴。勾践曾是一国之君,但是在一次战争中他成为亡国之君,被吴王夫差所打败,伤心的他没有以死报国。相反,他站在台上认真地剖析了自己,一种东山再起的信念在心中形成。
其后,他成了夫差的前马,整天默默无闻,不管夫差怎样地对待,他从不反抗,他似乎就要这样默默无闻了,但内心却积蓄有太多的信念。每天回去他都认真反思自己以前的过失,再品一品中、味一味那梁上的苦胆,使自己不忘灭国之痛,在这默默无闻中,他发现了自己的太多失误、太多不足,内心的力量在一点点积蓄。终于有一天,他亲自带领了家乡的人马,怀里想着这些年的耻辱伐吴,他以少胜多,一举灭吴,从此成就了自己的千秋大业。
看完之后,我似想了一下,觉的有点感悟。正当我在思索中,看见毛竹,看到这棵能平静的生活五年然后如铁骑突出军营般的声势生长时,我顿悟。
原来默默无闻只是表面的现象,那些默默无闻者,他们是在无闻中积蓄力量。在无声处,他们在艰难地研究着,在艰难地探索着。等到积蓄了太多,他们便发出惊雷般的声音,向世人展现自己的壮丽。
那片被拾起的贝壳又一次被我审视,通过这六个字,我仿佛看到了人生的真谛,看到了成功的殿堂。
雷锋,在有限的生命里无声地奉献着,最终有一天人们在这无数的奉献中听到了惊雷;陈景润,在图书管里无声的学习着,积蓄着,当发现华罗庚的一点错误后,他投了一封发自内心的信,在如惊雷般的惊叹中,他在数学界掘起,从此由无声处转入惊雷。
历史的透镜已折射出无数哲人的一生,他们大都在无声中积蓄,在惊雷中暴发。我又拿起了那印有“无声处,有惊雷”的贝壳,仿佛看见上帝在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