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网全国地区

请选择

    返回
    初三网 > 初中语文 > 语文知识点 > 正文

    题西林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作者是谁

    文/董玉莹

    《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作者是谁

    《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

    我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要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换个角度,换一种思考方式,就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样我们才能全面的看清问题的所在。

    《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

    作者:宋代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作者

    苏轼是北宋诗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

    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其散文、诗、词、赋均有成就,且善书法和绘画,是文学艺术史上的通才,也是公认韵文散文造诣皆比较杰出的大家。

    苏轼的散文为唐宋四家(韩柳欧苏)之末,与唐代的古文运动发起者韩愈并称为“韩潮苏海”,也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苏轼之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其词“以诗入词”,首开词坛“豪放”一派,振作了晚唐、五代以来绮靡的西昆体馀风。后世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惟苏轼故作豪放,其实清朗;其赋亦颇有名气,最知名者为贬谪期间借题发挥写的前后《赤壁赋》。

    宋代每逢科考常出现其文命题之考试,故当时学者曰:“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嚼菜羹”。艺术方面,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宋四家)之首;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并在题画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题西林壁》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题西林壁》鉴赏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相关阅读

    题西林壁的中心思想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024-04-03

    题西林壁题目的意思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谁

    2023-12-27

    题西林壁的题是什么意思 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2023-11-10

    题西林壁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3-01-30

    题西林壁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简介

    2022-11-05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20字

    2021-10-29

    题西林壁的题是什么意思

    2021-02-15

    题西林壁怎么停顿断句

    2021-01-16

    题西林壁是写在什么上面的

    2021-01-07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哪一座山

    2020-11-04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写的是我国哪座山

    2020-11-04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诗写的是哪座山

    2020-11-04

    横看成峰侧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描写的是哪座山

    2020-11-04

    题西林壁古诗原文及蕴含哲理

    2020-05-13

    题西林壁古诗赏析及诗意

    20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