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相同点:两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②不同点:政治上:洋务派维护清朝的封建专制度;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洋务派兴办官办工业,主张“中体西用”,单纯学习外国的制造技艺;维新派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更应该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
③内在联系:洋务派与维新派都是鸦片战争以来“向西方学习”新思潮的产物;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从洋务派中逐渐分离出一部分人,形成早期的维新派。
④根源: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洋务派产生于国内阶级矛盾尖锐、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年代,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尚未产生。维新派是洋务运动暴露出一些问题和资本主义产生后出现的,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政治地位决定的:洋务派代表人物多是封建官僚,他们必然要维护封建制度。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多是中下层知识分子,容易接受西方政治思想,提出变革主张。
维新派:维新运动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掀起的,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法,以挽救民族危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为两大目标的一场爱国政治运动。
这场运动把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寻求国家出路的斗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维新派在政治上主张开议院,倡议民权,限制封建君主的权利,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主张振兴实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洋务派:洋务派的救国主张是“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运动是洋务派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主要是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同时还进行了筹划海防、创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国等活动。
它也是洋务派的主张在经济、军事、和教育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洋务运动的内容很庞杂,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而以“自强”为名,兴办军事工业并围绕军事工业开办其他企业,建立新式武器装备的陆海军,是其主要内容。
1. 维新派是19世纪90年代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派别之一,其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2. 维新派因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主张变法维新以救亡图存,振兴国家而得名。
3. 该派别提倡资产阶级新文化,倡导君主立宪制,康有为是其领袖人物,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4. 康有为著有多部著作,如《新学伪经考》,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支持,并倡导君主立宪制。
5. 梁启超积极宣传变法维新思想,并在教育领域进行改革尝试,提出“新民说”,强调培养现代意识的新国民。
6. 谭嗣同是维新派中的激进分子,主张彻底变革,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并在《仁学》等著作中阐述变法思想。
7. 严复翻译西方学术著作,如《天演论》,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对中国思想界产生深远影响。
1、爱新觉罗·奕欣。奕欣力主“借洋兵助剿”,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支持地方实力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开展洋务活动,成为清政府中枢主持洋务运动的首脑人物。
2、左宗棠。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3、曾国藩。他举办洋务运动,建立新式军火工业,制造武器,武装湘军。
4、李鸿章从70年代开始,他陆续开办军火工厂和筹建北洋海军,同时,又开办一些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上海织布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