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建立背景:
北宋:建立于公元960年,由赵匡胤建立,定都开封,历时167年,直到1127年被金军攻占开封而灭亡。
南宋:建立于1127年,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称帝,继续使用宋朝国号,定都临安(今杭州),历时152年,直到1279年被蒙古灭亡。
疆域与地理位置:
北宋:疆域较广,北至燕云十六州,南至淮河流域,西至四川、云南,东至沿海地区。
南宋:疆域相对狭小,主要位于淮河以南地区,与金朝以淮河和大散关为界,经济重心南移,依靠江南地区的地理和气候优势。
政治制度与文化:
北宋:政治上实行重文抑武的政策,中央集权较强,文化上以新学为代表,王安石等人提倡变法改革。
南宋:政治上实行重武抑文的政策,放权给地方将领,中央集权较弱,文化上以理学为代表,朱熹等人提倡道学传承。
经济与科技:
北宋:经济发展平稳,主要依靠农业生产和税收收入,科技进步显著,如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发明。
南宋:经济发展迅速,主要依靠商业贸易和手工业生产,科技进步相对缓慢,没有出现太多突破性的发明和创新。
军事与外交:
北宋:军事实力较弱,经常受到辽、西夏、金的侵扰和勒索。外交关系复杂,时而与辽、西夏结盟抗金,时而与金结盟抗辽、西夏。
南宋:军事实力相对较强,能够与金、蒙古等国进行长期抗争。外交关系较为简单,主要与金、蒙古敌对,与西夏、大理友好。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南宋开启了中国社会的平民化进程,并出现了欧洲近代前的一些特征:市民阶层形成、雇佣关系、城市化,还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大交融。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
北宋疆域东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为界。宋神宗时通过熙河开边收复河湟,宋徽宗时期于青海北部置陇右都护府,并重金赎回幽云七州。
北宋时期对外关系在唐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在东亚同朝鲜和日本关系交流密切,在东南亚同越南和印尼也加强了联系,同时还影响到了西亚和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