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东楼》
[ 唐 ]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译文
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
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
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飞,深秋枯叶满枝的树上蝉啾啾。
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的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向日 一作:向月)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
号角声响彻秋夜的长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公元九世纪初年,唐帝国日渐衰落,宦官擅权,藩镇割据,西方吐蕃贵族不断侵扰。诗人不满内忧外患的现实,渴望有机会报效国家,建功立业。
这首诗热情地歌颂了边塞将士不畏强敌、慷概赴难的英雄气概,寄寓着诗人渴望报国的思想感情。
开篇一句用比兴手法,以浓重的乌云简直要摧毁城垣的情景,暗喻大兵压境、边城被围的危急形势。第二句通过敌军铠甲的闪闪发光,表现敌人蜂拥而至、气焰嚣张,同时也渲染了临战时的紧张气氛。三、四两句写敌我双方的鏖战。意思是,催战的号角声在凄凉的秋色里漫天回荡,守城将士的殷红血迹在边塞的土地上渐渐凝成紫色。
这是在暗示战争的酷烈,我军牺牲的惨重。五、六两句写将士偃旗息鼓,被迫转移,意欲重整军容,挽回败局,又因势单力孤,难以反攻。结尾两句是说,为了报答君王的厚爱,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守边将帅手提宝剑冲向敌人,甘愿以身许国。
这首诗格调苍凉悲壮,这与所写的题材和诗人的心情是分不开的。此外,比兴的事物如黑云、燕脂、夜紫、金鳞等,形成浓重的色彩和鲜明的形象;加上不受格律限制的七言歌行体的运用,便体现了诗人特有的艺术风格。
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
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神完气足,为唐人登临诗篇之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