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起因是秦国和赵国争夺韩国上党地区而爆发的战争。
长平之战的起因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为了争夺韩国上党地区而发生的冲突。具体来说,韩国上党郡守冯亭在秦国的压力下,选择投降赵国,而赵国接受了这一地区,从而引发了秦国的不满和报复。秦国认为赵国抢了他们的“胜利果实”,因此向赵国发动了攻击,导致赵国被卷入战争。
这场战争的背景是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激烈竞争,尤其是秦国和赵国作为当时的两大强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升级。秦国通过多年的征战,逐步削弱了韩国的实力,切断了韩国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最终导致上党郡投靠赵国。赵国的这一举动,无疑触动了秦国的敏感神经,从而引发了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不仅是一场军事冲突,更是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经济利益博弈的结果。赵国的接受上党,打破了秦国的战略布局,而秦国的反击则进一步加剧了战国的混乱和分裂,最终加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
长平之战,秦军取得了巨大胜利,大大地削弱了赵国,为秦完成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长平之战胜利后,白起又分秦军为三路,扩张战果:命王龁率一军攻占赵国的皮牢(地名);命司马梗率一军北上,夺取太原(今山西中部地区);白起亲帅大军准备攻打赵国首都邯郸,想一举灭亡赵国。
秦军东取武安、西取皮牢、北占太原的时候,韩国、赵国都异常恐惧。赵国与韩国合谋,派使者携带重金赴秦,游说范雎。范雎被赵国使者说服,便向秦王建议接受议和,秦王采纳了范雎的意见,允许韩国割垣雍,赵国割六城,达成和议,于周赧王五十六年(前259年)一月下令罢兵。白起得知此事后与范雎产生矛盾。
长平之战结果,赵军固全军覆没,秦亦伤亡过半。此役成为春秋战国时代一次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诚如古人论及东周500年的战争时,唯推晋阳、长平两役,所谓“晋阳之围,悬釜而炊;长平之战,血流漂橹”。
长平之战中,秦军前后共歼灭赵军民45万人,从根本上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也给其他关东诸侯国以极大的震慑。这场战争由于秦取得全胜,由其统一的形势已成不可逆转,从此急转直下。长平之役,标志着以列国林立、兼并战争频发为时代特征的战国一代行将终结,一个史无前例的中央集权大帝国即将临降。
长平一役,为战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史上最大的战争,其惨烈程度在世界冷兵器时代也是罕见的。不仅仅有着列国中最主要国家最高决策层战略成败得失值得研究,也集中了战国一代最优秀最杰出的军事战略家——廉颇、白起等将领的参与,包含着这群千古名将指挥如神的运筹帷幄,因而凝聚着中国古代悠久的发达的军事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而长平之战仅仅持续了5个月,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
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秦国数战连胜,致使赵军损失惨重,战场上的局面对赵国极其不利。秦见赵国固守不战,便派间谍散布廉颇投降的谣言并扬言秦不怕廉颇,怕的是赵奢(曾大败秦国)之子赵括。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秦国暗中任命名将白起为统帅,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切断赵军粮道,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见战国历史分期)。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