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诗歌创作以怀古咏史为主题,追求情致高远、笔力劲拔的艺术效果,将写景、抒情与怀古咏史紧密结合,突出表现深沉的历史感慨。
他的诗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借古喻今,讽刺帝王的荒淫,议论朝政得失,如《过华清宫》通过丰富的艺术想象,引人入胜;另一类以诗论史,借题发挥,表现自己的政治感慨与识见,具有史论色彩,如《赤壁》,借慨叹周瑜因有东风之便取得成功,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这种对现实政治的关切,使杜牧的诗作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即使是在流连山水、描摹自然的作品中,也融合了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形成了一种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
杜牧的诗歌风格偏向于豪放和浪漫主义,以倾诉自己情感为主要特点,诗作情绪激烈,用词浓烈。他的诗歌形象鲜明,极具感染力,这与他擅长用比喻、寄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有关。杜牧的诗作在晚唐时期独树一帜,无论是在描绘景物还是表达情感时,都展现出了豪爽俊朗的风格。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遥遥,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秋夕》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唐朝文学家,宰相杜佑之孙。
大和年间,考中进士,起家校书郎,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外放黄、池、睦、湖等州刺史。晚年长居樊川别舍,世称杜樊川。大中六年,去世,时年五十。
杜牧性情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
杜牧年轻时,好读兵书,注解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又著《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文论当代兵事。会昌三年(843年),昭义军叛乱,上书宰相李德裕,讨论用兵之法,为德裕采纳。著有《樊川文集》。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樊川诗集注》、《樊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