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地,是指地球表面(岩石圈表面)相对长时期沉降的区域,因整个地形外观与盆子相似而得名。沉积盆地既可以接受物源区搬运来的沉积物,也可充填相对近源的火山喷出物质,当然也接受原地化学、生物及机械作用形成的盆内沉积物。因此,沉积盆地既可是大洋深海、大陆架,也可以是海岸、山前、山间地带。
从构造意义上说,盆地是地表的“负性区”。相反,地表除盆地以外的其他区域都是遭受侵蚀的剥蚀区,即沉积物的物源区,这种剥蚀区是构造上相对隆起的“正性区”。隆起的正性区遭受侵蚀剥蚀,使其剥蚀下来的物质向负性的盆地迁移,并在盆地中堆积下来,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均衡调整(或称补偿)作用。
干燥
盆地的气候通常相对干燥。这主要是因为高温会导致水汽蒸发,从而使得空气变得干燥。这种干燥的气候条件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农业和水资源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高温
盆地的显著特点是高温,特别是在夏季。这种高温现象主要归因于盆地地形不能有效地阻挡热流。由于盆地四周地势较低,热流容易聚集,导致温度上升。这种高温环境不仅影响农业和畜牧业,还可能对人类居住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高温是盆地气候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
内部平坦
盆地的显著特点是其内部平坦。这种平坦性通常是由于地质构造和侵蚀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地质历史中,盆地地区可能经历了长时间的沉积作用,形成了厚厚的沉积层。这些沉积层在后续的地质活动中被压实,从而使得盆地内部相对平坦。此外,侵蚀作用进一步塑造了盆地的地形,去除了不规则的地貌,使得盆地内部更加平坦。这种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农业、交通和其他多种活动。
强烈的风
强烈的风是盆地地区的一个显著特点。这种风力强劲的现象主要受到盆地地形的影响。由于盆地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特点,风在经过周围的高地时会被压缩,当进入盆地内部时,风速会明显增强。这种增强的风力不仅对当地的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还可能对人类活动如农业、建筑和交通带来挑战。因此,了解和适应这种强烈的风力是盆地地区居民和规划者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中国四大盆地指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四者特色各异。
塔里木盆地: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天山山脉以南,昆仑山脉以北,西临帕米尔高原,东接河西走廊。南北最宽处520千米,东西最长处1400千米。面积约40多万平方千米。贮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阿尔泰山山脉以南,天山山脉以北,西临准噶尔西部山地,东至北塔山麓。南北宽450千米,东西长700千米,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沙漠面积占30%。
柴达木盆地: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四周被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与阿尔金山脉所环抱,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
四川盆地:中国著名红层盆地,被誉为“紫色盆地”。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重庆西部,长江上游,大巴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东,东至巫山山脉,南至云贵高原。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占四川省面积的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