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统治了15年。秦朝从公元前221年开始,到公元前207年灭亡,共经历了15年的时间。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秦王嬴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
前221年,嬴政称帝,史称“秦始皇”。前210年,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其子胡亥即位,为秦二世。秦王朝虽在历史上拥有巨大影响,但滥用民力,统一仅十五年。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刘邦、项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朝灭亡。
政治原因
秦朝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虽然使中国实现了大一统,但也造成了中央集权体制下官僚贪污腐败、权力过度集中等弊端,最终导致了社会动荡。秦始皇对百姓实行极其严苛的统治,推行法家主义,废除了诸侯国,取消了封建制度,对异议人士进行残酷的迫害,引起了民怨和社会不稳定。
经济原因
秦朝在征战中耗费大量的资源和人力,对农民实行高额的徭役和赋税,导致农民生产能力下降,经济衰退。秦朝的经济主要依赖农业,如果农业受到了损害,整个国家的经济就会陷入困境。由于秦朝的高压统治,农民生产能力受到了压制,导致了农业生产的下降。
文化原因
秦朝采取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对于诸侯国的文化传承产生了冲击。秦朝废除了封建制度,强行推行统一的法律制度,对于诸侯国的文化和习俗进行了打压和摧毁。这种强行统一的文化政策,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引起了民不聊生的局面。
秦兼并六国后的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收河套,又派遣屠睢率领50万秦军平定百越,疆域面积迅速扩展,达340万平方公里左右,全盛疆域东起辽东、西抵高原、南据岭南、北达阴山,为西汉巩固汉地奠定基础。
秦朝建立之后,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取消西周时期流传下来的分封制,国家管理上推行单一的郡县制,废诸侯,立郡县,分天下为36郡。
其后南并五岭以南的南越地,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北取阴山以南地置九原郡,之后陆续分析出东海、恒山、济北、胶东、河内和衡山等郡。
秦朝最初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后来增加至四十八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