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
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成就。它继承了魏晋以来的诗歌精华,而且由于唐代开放的风气,清明的政治,以及统治者的推崇,使唐代诗歌有了长足的发展,如唐代科举制就要专门的考诗歌。
唐诗雏形概述唐朝之前,古体诗发展体系已经初步完善,古诗词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四言诗、五言诗、杂言诗、乐府诗等,其中以乐府诗更为鲜明和突出。南北朝诗词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诗词的潜力,也为今后唐诗的出现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治方面,唐朝以诗赋进仕,且唐代君主好诗歌,为唐诗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作诗的浓郁风气,无疑助推了唐诗的快速发展。军事方面,唐朝社会局面稳定,所以,初代唐诗也被称为“太平文学”。
唐朝经济发展迅速,人民安居乐业且物质充裕,如此繁荣与安定的格局足有两百年,为更多文人安心创作提供了较好条件,间接推动了唐诗的形成与发展。
唐朝在中央设立国子监总管六学,地方设官学,颁布《孝经》《论语》各一册,勒令勤学苦读,也为唐诗的快速形成添了一把力,推动了全民教育格局的快速形成。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
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
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