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顾模拟考错题
中考前10天,把之前模拟考试的试卷拿出来重新做错题是很有必要的。对于理科科目,像数理化,要将重要公式再次默写,保证准确无误,毕竟考试时公式一旦出错,那整道题可能就全错了,数学里三角函数的公式繁多且容易记错,所以一定要牢牢记住。
而文科类科目,语政史,识记性内容较多。语文要着重关注作文的写作要领,像承前启后的语句过渡,还有巧妙运用名人名言、诗词歌赋等,都能给作文增添光彩;
政治要紧密跟随时政结构,对当下的热点时事以及它们与教材知识点的结合有清晰的把握;历史则要牢记一些重要事件和对应的时间,这样才能清楚掌握易错点,争取在中考时会做的题都做对,不丢分,不会的题也尽量做,减少失分情况。
(二)梳理各科薄弱环节
同学们还需要仔细分析自己在各学科上存在的不足。语文写作方面,有的同学可能立意不够新颖,或者事例运用不够恰当、语言表达不够生动等,那就要针对这些问题,多看一些优秀范文,学习别人的写作思路和技巧,积累好词好句。
政治学科,如果对时政热点的理解和运用不够熟练,就要多关注时事新闻,梳理不同热点对应的政治知识点。历史学科要是对某些重要历史阶段、事件的记忆模糊,或者对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性理解不透,就要花时间重新梳理知识脉络,强化记忆。
再如英语学科,若是语法部分薄弱,就要对易错语法点进行专项复习巩固;听力不好的话,可以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做听力练习。要找准各科的薄弱之处,有针对性地复习加强,尽可能减少失分情况。
(一)明确猜题动机
在中考前10天这个关键阶段,有些同学可能会想着通过猜题来押中考试内容,从而走捷径取得好成绩,但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我们猜题的真正动机应该是为了验证自己对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看看自己是否对各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法则、公式等都能清晰理解并灵活运用,而绝不是企图用猜题去替代艰苦的学习过程。
数学学科里有众多的公式,像三角函数的各类公式,它们是解题的基础,如果我们通过猜题去联想可能出现的题型,进而检验自己能否准确运用这些公式来解题,那就是合理的猜题动机。
再比如语文中的作文,我们可以根据常考的主题方向去构思自己的写作思路,看是否能熟练运用名人名言、诗词歌赋等元素来增添文采,以此确认自己对作文写作要领的掌握情况。总之,要端正猜题出发点,把它当作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的一种手段。
(二)把握猜题要点
猜题时要着力关注基本概念、原理、法则、公式等内容。以物理学科为例,像力学中的牛顿定律、电学中的欧姆定律等这些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围绕它们去思考可能出现的各种考查形式,是简单的概念填空,还是复杂的综合应用题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而不是把精力放在猜测具体会出哪一道试题上,毕竟考试题目千变万化,是很难准确猜到的。
猜题时间安排要合理,应当选择在复习末尾、考试来临之际进行猜题。如果在复习一开始就进行猜题,那很容易本末倒置,忽略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而在临近考试时猜题,我们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知识的复习巩固,此时通过猜题可以更好地梳理知识脉络,对自己的掌握情况有个清晰判断,查缺补漏,让我们在走进考场时更有底气。
在中考前一周左右,按照各个学科的知识板块,对重点的基础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猜题验证,助力我们在中考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