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在瓜洲回望家乡时看到的景物,同时也写出了船行得很快,转眼间已离开家乡很远了。后两句中的“绿”是吹绿的意思,春天已经来了,千里江岸一片新绿,充满希望。诗人遥望着春天的美好景色,一直到晚上月亮升起来的时候。
看到月亮,诗人不禁想到:我这次进京做官会不会很顺利?我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回到家乡呢?诗中充满了对家乡的依依不舍之情。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诗人曾经用过“到”“满”“过”“入”等字,都觉得不好,后来改为“绿”,我们应该学习诗人这种认真的精神。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
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
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