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问要趣味盎然。
心理学认为,内发性的动机是重要的,而内发性动机的中心是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思维的强大动力。如果教师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即使学生思考了,也是一种被动思维。如果教师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无疑给物理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新课程倡导课程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将问题置于学生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利用趣味性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题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目标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鲜活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此外,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形象幽默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媒体手段、形式多样的课堂组织、学生主体的课堂范围都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提问要多角度。
学生展开思考的四个角度应当是教师提问的角度,即关于思考的契机、关于思考的根据、关于同其他思考的对立、关于思考的影响与结果。
关于思考契机的提问能够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思考探索的机会;关于思考根据的提问能够促使学生探寻观点的依据,推究依据的可靠性;关于其他思考的对立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引发更多学生的争鸣;关于思考影响与结果的提问能够提高学生推理和预测能力、做出更加合理成熟的判断。
(一)读透教材,巧设问题
教师在问题设计前,首先要深入思考教学内容,透彻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基础,以教材为基础设计问题。具体来说,问题设计要注意:1.置问于教材的关键处。2.置问于教材的疑难处。3.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为学习指引方向,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二)优化课堂问题设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好的问题是促进学习的燃料。这就需要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情况设计符合本堂课的问题。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注重问题的“六性”,即趣味性、启发性、层次性、整体性、深刻性和开放性。
1.创设趣味性问题,激发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情境的创设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所在。只有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景,才能引导学生在拟人化的世界或者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知识、实践操作,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2.设计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缺少启发性的提问是蹩脚的提问。因此,教师所设计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教师要把教材知识点本身的矛盾与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当作提问设计的突破口,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