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诗句出处: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唐朝诗人。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其排行第八,人称贺八。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证圣元年(695)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转太常少卿、集贤院学士。开元十三年(725)擢礼部侍郎,宫至秘书监。故人称贺秘监,又简称贺监。天宝三年(744)辞官还乡为道上,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享年86岁。
贺知章少时以诗文闻名,神龙年间(705707)已名扬京城。开元初年与吴越人包融、张旭、张若虚以诗文齐名,世称吴中四士,亦称吴中四友、吴中四杰。贺知章邕容省闼,高逸豁达,为一代清鉴风流之士。尤喜好在饮酒中乘兴书写诗文,直到纸尽方止。
曾与张旭、崔宗硅《海录碎事》亦将其与陈子昂、宋之问、孟浩然等人并称为仙宗十友。贺知章还与张旭情投意合,交往甚密,又为姻亲,故时人也常以贺张称之。
半殖民地是指国家和民族独立主权的丧失,但仍然保持着国家主权形式上的“外壳”,政治上受到帝国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同时,经济上受其掠夺和剥削。半封...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意思:如何才能消除暑热,只要在院子里坐着,不想别的事,静下心来,就会感觉窗子有清风吹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消暑诗》...
“青烟散入五侯家”中“五侯”的意思是东汉时期桓帝在一天中将五个得宠的宦官封为武侯。出自于韩翃《寒食》,寒食在清明节前两天,是我国古代的传统节...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意思是: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这句话出自宋朝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出自宋朝诗人朱熹的古诗作品《观书有感其二》第一二句,意思是: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船就像一根羽...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
不是多多花开淡墨痕,而是朵朵花开淡墨痕,出自《墨梅》,意思是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墨梅》是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一首七言绝...
意思是到了山顶的最高峰后,再看其他的山都是要向下看的。“绝顶忽盘上,众山皆下视”这句诗出自白居易创作的五言古诗《初出蓝田路作》。白居易,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