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网全国地区

请选择

    返回
    初三网 > 初中语文 > 文言文 > 正文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 作者简介

    文/陈宇航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 作者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寒门地主家庭。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母程氏也曾“亲授以书”。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生平与思想 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后因奔母丧回蜀,嘉祐四年始沿长江、经江陵再度赴京。嘉祐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这期间苏轼针对财乏、兵弱、官冗等政治弊端,写了大量策论,要求改革。

    《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

    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于是写了这篇短文。

    相关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译文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2-10-27

    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方法及创作背景

    2022-09-28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全文

    2021-08-04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翻译

    2021-07-31

    记承天寺夜游是几年级的课文

    2020-12-23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句式

    2020-11-04

    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是什么

    2020-10-28

    记承天寺夜游白话散文600字

    2020-09-20

    记承天寺夜游白话散文300字

    2020-09-09

    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2020-08-25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全文及作者

    2020-04-21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

    2020-04-20

    记承天寺夜游写作手法

    2020-03-16

    记承天寺夜游的翻译及原文

    2020-03-05

    记承天寺夜游的翻译及主旨

    20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