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是也性论、宇宙论与道统论。"理"或"天理"是其哲学的最高范畴。在理学家们看来,"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及根本法则,是"生物之本"。朱嘉将"理"上升到世界本源高度并赋予它至高无上的哲学地位,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存在其自身之"理",正如《朱子语类》中所载;"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从整体结构看,程朱理学中包含的"格物致知"的认巧论以及"无极"、"太极"、"理"、"气"等宇宙观都是将伦理提到一个哲学的高度,这是儒学系统化、哲学化的结果。
南宋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封建制度和封建伦常,朱嘉还将"理学"推广到人类社会,W满足地主统治阶级建立皇权的政治理论需求,他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么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为姓;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嘉认为"三纲五常"是"夭理"在人间的具体实施和流行,"人伦者,天理也。"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理念是人伦之根本,人们要自觉遵守和维护,"存天理,灭人欲"。把"三纲五常"赋予"天理"神圣化,更有利于维护封建等级的特权制度。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势所不逮也。近世学术,多发端于宋人。"被学者称为"东方文艺复兴时代"的南宋,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巅峰时期。
朱熹,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程朱理学集大成者,尊称朱子。他又称紫阳先生,又称朱文公。朱熹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思想集大成者,开创了紫阳学派。他的理学思想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由其校订的“四书”成为后代科举应试科目。
程颐,北宋理学家、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其著作有《周易程氏传》《遗书》《易传》《经说》,被后人辑录为《程颐文集》。明代后期与程颢合编为《二程全书》,有中华书局校点本《二程集》。
在教育内容上,主张以伦理道德为其根本,“学者须先识仁。仁者蔼然与物同体,义、智、信,皆仁也。”《宋史》称他“学本于诚,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指南,而达于‘六经’”。不仅勤奋好学,还谦让大方。曾从师于周敦颐。
程颢,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他字伯淳,号明道,学者称其“明道先生”。
程颢一生著述不少,又长期讲学,有后人效《论语》等将其言论辑录成册。二程的著作有后人编成的《河南程氏遗书》《河南程氏外书》《明道先生文集》《伊川先生文集》《二程粹言》《经说》等,程颐另著有《周易传》。二程的学说后来由南宋朱熹等理学家继承发展,成为“程朱”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