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明长城是明代在北方修建的一座军事要塞,与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有很大的不同。经过调研和测量,国家文物局正式发布了长城的资料:它的东起辽宁鸭绿江,西到甘肃的嘉峪关,西到祁连山东麓,经过天津,北京,山西,内蒙,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共一百五十六个县,全长8851.8公里。
修筑明长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蒙古游牧民族统治者的骚扰。明朝自始至终对北方防务的建设非常重视。长城、关隘、墩堡的修筑工程,在明朝的270多年中几乎没有中断过,逐步形成了“九边”分区防守,分段管理和修筑长城的制度。
据《明史·兵志》记载,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治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明长城对于明朝政权的巩固,北部地区农牧业生产的安定,国家的安全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1,起始点不一样
秦长城它的西边临洮开始的,一直到了东边是辽东地区。明长城的西边到达了嘉峪关,东边到达了鸭绿江。
2,作用不一样
秦朝的长城,是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明代的长城也是抵御外来人员的进攻,但是它抵挡的是蒙古人。
3,材料不一样
秦朝的时间比较久远,所以那时候的长城是用土来修筑的。明朝修筑长城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毕竟经过了几百年的变化,明朝在修筑长城的时候要比秦朝更加坚固一些,它使用的是青砖和条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