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网全国地区

请选择

    返回
    初三网 > 初中语文 > 文言文 > 正文

    文言文虚词18个例句及意义整理有哪些

    文/宋艳平

    文言文虚词:但。1、副词:表示对动作的限制,可译为“只”“仅仅”等。2、连词:用在复句的后一个分句前,表示意思的转折。可译为“但是”“不过”“只是”等。

    文言文虚词18个例句及意义整理有哪些

    文言文虚词18个例句及意义整理

    一、但。

    1、副词:表示对动作的限制,可译为“只”“仅仅”等。

    2、连词:用在复句的后一个分句前,表示意思的转折。可译为“但是”“不过”“只是”等。

    二、而。

    1、代词:相当于第二人称,你、你们,你的、你们的。

    2、连词:表示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表修饰,相当于“地”。表并列,相当于“并不是……而只是……”。

    三、耳。

    语气词:表示肯定、判断语气,相当于助词“也”,可译为“了”“啊”。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含有“不过如此”的意味。

    四、何。

    1、疑问代词:代事物,可译为“什么”。代处所,可译为“哪里”“什么地方”。代原因,可译为“何故”“为什么”。

    2、副词:表示反诘,可译为“怎么”。

    五、乎。

    1、语气词: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呢”。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赞美或感叹,相当于“啊”“呀”。表示测度或商量,相当于“吧”。

    2、助词:用于形容词或副词后,助成音节,可译为“……的样子”,或不译。

    3、介词:表示时间,可译为“在”“从”。表示对象,可译为“对”。

    六、或。

    1、代词:表示分指,指代人、事物、时间等的一部分,可译为“有的人”“有的”。

    2、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情况的揣测、估计,可译为“也许”“大概”“或许”。表示时间,可译为“偶尔”“有时”。

    七、乃。

    1、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2、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相承,可译为“就”“于是”等。表示动作行为或某种情况的发生、出现出乎意料,可译为“竟然”“却”等。

    八、其。

    1、代词:人称代词,可译为“我”“你”“他”“我的”“自己的”等。代具体的事物。指示代词,可译为“这”“那”等。

    2、副词:表示推测、反问等语气,可译为“大概”“难道”,或者不译。

    九、且。

    1、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出现是暂时的,可译为“姑且”“暂时”等。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出现,可译为“将要”“快要”等。

    2、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况且”“尚且”等。

    十、虽。

    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

    十一、遂。

    副词:表示结果,可译为“终于”“结果”“竟然”等。表示顺承,可译为“于是”“随即”等。

    十二、也。

    1、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可译为“啊”“呀”,或不译。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呢”“吗”,或不译。表示祈使、命令、劝阻语气,可译为“啊”“呀”“吧”等。

    2、语气助词,用在句子中问:表示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可译为“啊”“呀”等,或不译。

    十三、已。

    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出现,可译为“已”“已经”等。与“而”组成固定词组,表示后一个动作行为与前一个动作行为相隔不久,可译为“不久”。

    十四、以。

    1、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表示工具、手段、方式,可译为“用”“拿”等。表示时间、处所或范围,可译为“在”“于”“从”等。

    2、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为“来”。连接分句,表示结果,可译为“才”“因而”等。

    十五、矣。

    语气词:表示已然,可译为“了”。表示肯定语气,可译为“了”,也可不译。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了”。

    十六、于。

    介词:表示时间、地点,译为:从,在。表示时间、地点,译为:到。表示对象,译为:对,向,给,和。表示被动,译为:被。表示比较,译为:比。

    十七、之。

    1、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2、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十八、则。

    1、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2、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学习文言虚词的方法和技巧

    1.注重词义的研究和记忆,文言文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词义,因此注重词义的研究和记忆是研究文言虚词的重要一环。可以通过查阅词典、阅读文言文等方式来了解文言文虚词的多种含义,并进行记忆。

    2.分析文言文虚词的语法功能,文言文虚词在句子中担当着特定的语法功能,例如连接两个句子、标明修饰关系等。

    相关阅读

    初一文言文必背40篇 初一有哪些必背文言文

    2023-09-20

    七年级必背文言文七篇 文言文背诵方法

    2023-09-14

    孟母戒子文言文翻译 孟子简介

    2023-09-13

    郑人买履文言文翻译 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023-09-12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练习

    2023-09-12

    管宁割席文言文翻译 全文意思

    2023-09-11

    初一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初一必背文言文

    2023-09-11

    文言文狼的翻译和注释及详细解析

    2023-08-31

    初一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有哪些答题技巧

    2023-08-19

    七年级必背文言文七篇 有哪些学习方法

    2023-08-17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全部背诵篇目

    2023-08-10

    初一语文所有文言文必背大全整理

    2023-08-10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及翻译 郑伯克段于鄢出处

    2023-08-04

    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及告诉我们的道理

    2023-08-02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的意思是什么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