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和氧气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硫,这个条件是点燃,这一反应过程是放热。因为我们知道,燃烧释放热量的。
从化学角度分析,硫单质和氧气反应,也就是说单质形成了化合物,极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那么到最后的反应肯定是释放热量。而这个点燃就是引起这个反应的一个条件,在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时,我们要具体的看这个反应方程式,要具体的判断是否有新化学键的形成,而不能只看这个反应的条件。
1、用于防治病虫害,常加工成胶悬剂,它对人、畜安全,不易使作物产生药害。
硫磺属多功能药剂,除有杀菌作用外,还能杀螨和杀虫。用于防治各种作物的白粉病和叶螬等,持效期可达半月左右。蔬菜使用硫磺胶悬剂主要用于防治瓜类白粉病,如黄瓜、甜瓜(香瓜)、南瓜等,使用时将50%硫磺胶悬剂稀释成200-400倍液喷雾。每隔10天左右喷洒1次,一般发病轻的用药2次,发病重者用药3次。
2、硫磺是一种矿物质,它性酸、温、有毒,归肾和大肠经
功效是外用能杀虫止痒。可用于疥癣、湿疹、皮肤瘙痒。也有人用其烧烟熏,治男阴囊或是女子外阴的瘙痒;也可研粉外撒。认为它与皮肤接触后产生硫化氢和五硫磺酸,能杀疥虫,杀霉菌,还能脱毛。
随着运输业的发展,子午线轮胎将逐步取代斜胶胎。由此,不溶性硫磺作为生产子午线轮胎的主要硫化剂更加引人注目。
3、消毒杀菌作用
升华硫磺又称为硫华,与皮肤及组织接触,在其分泌物的作用下生成硫化物,有使皮肤软化及杀菌作用。沉降硫磺又称为硫乳,与皮肤接触在其分泌物的作用下可产生硫化氢及五硫磺酸,有杀菌、杀疥的作用。
4、缓泻作用
硫磺本身作用不活泼,内服后变成硫化物及硫化氢,刺激胃肠粘膜,使之兴奋蠕动,导致下泻。此过程需要有碱性环境、大肠杆菌,特别是脂肪分解酶的存在。肠内容中,脂肪性物质较多时,易产生大量的硫化氢而致泻。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过高,可以直接麻痹中枢神经细胞而导致死亡。
(1)物理性质
硫为黄色晶体,俗称硫磺,质脆,易研成粉末。硫的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2)化学性质
硫位于第3周期VIA族,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呈现- 2价;硫的最高正价是+6价;单质的化合价是0,处于中间价态,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在反应中既可作还原剂又可作氧化剂。
①弱氧化性;
在加热的条件下,硫磺能氧化H2和绝大多数金属单质。变价金属往往被氧化为低价金属。
Δ S+ H2= H2S
Δ S+ Fe= FeS (氧化为+2价)
Δ S + 2Cu= Cu2S (氧化为+1价)
②弱还原性;
在一定条件下,硫磺可被F2、O2、Cl2 等非金属单质以及- -些具有氧化性的化合物氧化。
点燃 S+ O2 =SO2
S + 6HNO3(浓)= H2SO4 + 6NO2↑+2H2O
③硫磺在强碱溶液里加热可发生歧化反应;
Δ 3S + 6KOH= 2K2S + K2SO3 + 3H2O (可用热碱溶液除去试管中残留的硫)
④特性: Hg、Ag在常温下不跟O2反应,但易跟S反应。
(3)存在和用途
存在: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火山喷出物中含有大量含硫化合物,如H2S、SO2、SO3等。化合态的硫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如硫铁矿(FeS2) 、石膏(CaSO4. 2H2O)等。
用途:制H2SO4、火药、农药、医药和硫化橡胶等。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杀菌、抗氧化、防腐等作用,但是日常不建议自行使用,如果有杀菌的需求,一般建议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杀菌用品来进行处理。
二氧化硫属于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硫是以低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钾等亚硫酸盐的形式添加至食品中,或者采用硫磺熏蒸的方式处理食品,以达到漂白、护色、抗氧化、防腐和杀菌的目的。
二氧化硫还具有还原性,可以破坏酶的氧化系统,从而防止氧化褐变。在白砂糖等食品的加工中,二氧化硫与有颜色的物质化合生成一种无色物质,从而可以实现漂白的效果。同时二氧化硫可以杀死细菌和酵母菌,或是抑制其活性,因此达到杀菌的目的。日常合理使用二氧化硫能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而滥用、过量使用二氧化硫,则可能会危害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