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前预习
预习是主动获取初中数学新知识的过程,有助于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在老师还没讲新课之前,就要学会自己认真阅读教材,养成主动预习的好习惯。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自学能力,比如在自学例题的时候,要弄清楚例题讲了什么内容,告诉了哪些条件,求的是什么,书上是怎么解答的,具体的解题步骤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解,有没有其他的解法。
二、专心上课并认真做笔记
在专心听课的同时,同学们还要养成认真记笔记的习惯,把课堂上老师讲的重点知识整理到笔记上,如果时间较为紧迫的话,可以简单标记下,课后再进行系统梳理。还要强调一点,如果同学们在听课或做题的过程中遇到没有理解的知识点,一定要仔细研究或者问老师和同学,及时把所有的疑难点都解决掉。
三、及时复习
及时复习也是初中同学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个环节,同学们要通过反复阅读课本,多方面查阅教辅资料,进一步加强对数学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把所学的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再把复习的成果整理到笔记上,并通过做习题把新知识吃透,化为己用。
四、循序渐进
很多初二的同学由于年龄较小、阅历有限,性格比较急躁,有的同学为了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依靠几天的冲刺一蹴而就,这都是不可取的。学习数学一定要慢慢来,循序渐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任何时候都要镇静、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
在考试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基本的公式、定理熟悉一遍,练一些基础常规的习题,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基础题要有百分百的把握拿满分;对于一些难题、压轴题要学会尝试得分,让自己的水平在考试中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1、深刻理解概念。概念是数学的基石,学习概念(包括定理、性质)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许多初二同学只注重记概念,而忽视了对其背景的理解,这样是学不好数学的,对于每个定义、定理,学生必须在牢记其内容的基础上知道它是怎样得来的,又是运用到何处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2、培养逻辑能力。学生需要能从已知条件得到结论,需要一步步推理得出来,这一点大部分中小学教学做得都不好。为了应试并且快速见效,学校让大家对解题方法死记硬背,忽视了背后的逻辑性。而遇到所学的解题技巧没有涵盖的所谓难题,当然就不会做了。
3、上课紧跟教师思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吸收和消化教师每节课强调的学习重点;吸收和消化教师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吸收和消化教师对疑难问题的解释等等课堂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抓住重、难点,提高听课效率,提高数学成绩。
4、有问题及时解决,不能不懂装懂。有问题及时解决是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办法之一,对于没有学会的知识,不懂的题目,要及时向老师和同学求解。同时建立错题本,学生要提醒自己同样的错误不要犯第二次。
1、基础不扎实,不会用数学语言来表述概念、性质或者判定定理。比如在初一阶段,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时,很多学生仍然用小学的思路来解题,列式计算线段的长度或者角度。虽然最终的答案可能是对的,但是拿不到过程分,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2、少量做题甚至不做题,或者盲目刷题,深陷题海,这两个极端都不可取。数学不做题肯定是不行的,光靠老师在课上讲的几道例题和回家作业,这些题量还不足以能够让你彻底掌握课上学习的知识点。
3、瞎猜、瞎蒙、凭感觉做题,有些时候甚至自己加条件做题,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做题目时不能老是“我觉得”、“我以为”、“应该是这样的”,每一步都要做到有理有据,有相应的公理或定理作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