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意平时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的积累是写作的源泉,就像罗丹所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只有生活丰富多彩、热爱生活的人,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2、留心观察,善于捕捉事物特征。
正如指出的:“一棵树的叶子,看上去是大体相同的,但仔细一看,每片叶子都有不同。有共性,也有个性,有相同的方面,也有相异的方面。“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使他们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善于找出同类事物千差万别的个性和特征。
3、注重阅读,丰富间接生活积累。
生活的直接积累对写作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但受着时间、空间的限制,人的精力和经验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任何生活都直接参与、直接体验。因此,要培养学生善于阅读的好习惯,因为大量的知识要从书本中来获得。同时,使学生养成写阅读笔记的学习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要大量阅读,善于积累,同样可以从中获得对生活的丰富感受,提高生活的认识。
抓住人物特点,对人物外貌描写做到形神兼备
只要善于观察,就会发现每个人的外貌都与别人不同,外貌特点,如容貌,神态,姿态,服饰等,往往反映着人物不同的个性和心理。
这些特点的描写要做到时刻为文章的中心服务,外貌描写应力求做到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和个性,决不能出现“千人一面”的倾向。
把握人物特点,注意对人物语言的描写
要做到“言为心声”
在生活中,人们的个性,职业,年龄及所出的时间,环境和地位不同,说出的话也不会完全相同。一个人的语言,就是他思想感情最直接的流露,因此,一定要注意人物的语言描写,时刻做到“言为心声”。
要选择恰当的事例
选择事例时,不要认为能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事例一定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以小事来表现主题,体现中心。
1、练习扩写
先扩写句子,再逐渐过渡到扩写一段话。
给孩子一句话,先来练习扩写句子。比如:“爸爸在做饭”,可以加上前缀“今天是周日,爸爸在做饭。”可以加上形容词“爸爸在厨房里忙忙碌碌地做饭”。
还可以继续添加情景、人员等细节。视孩子的能力循序渐进地进行。
2、使用“公式”
无论写作文还是看图写话,其实都有一定的套路可以遵循。
给孩子一幅图,先让他仔细观察:这是在什么地方?大约是什么时间?有哪些人?你认为他们正在做什么?
比如,在公园里,上午,两个小朋友,挖沙子。
有了大体的轮廓之后,再给每个小句加点形容词,进行一下扩写,就会完全成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
3、练习记日记
让孩子自己选择记录这一天发生的感触最深的事情,可以是一件事、一个人或一个景物等。
不限制篇幅,不要求过高。甚至可以孩子口述,大人帮忙记录,然后一起修改。用这个过程让孩子学着理清思路,用比较精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4、借用工具
有的家长工作太忙,没有太多的时间亲自辅导孩子,可以借用工具来指导孩子。比如,一套好的作文启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