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领导阶层的腐败、内部争权夺利、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以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首先,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是一个重要原因。太平天国主要依靠宗教(拜上帝教)来发动和组织群众,这种宗教信仰并不能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理论指导,导致无法摆脱宗教迷信和封建思想的束缚,无法制定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也无法长期保持革命纪律和团结。
其次,领导阶层的腐败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开始贪图享乐,失去了进取心,这给清政府以喘息之机,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此外,内部争权夺利导致了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军事力量,出现了朝中无人、国中无将的局面,这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再者,太平天国面临着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它不仅要对付强大的清朝统治者,还要面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联合镇压,这使得太平天国在内外压力下难以支撑。
最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也是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本身具有分散性、守旧性和目光短浅等局限性,这使得他们无法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也无法长期保持革命的热情和战斗力。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封建社会内部的反帝、反当时统治政权的农民起义事件。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之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64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也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坚持了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占领长江中下游富庶地区多年,战事波及半个中国,使清廷国力大伤。太平天国的事迹及它提出的一些主张,对日后反清革命有一定影响。由于它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时代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义,即在反封建主义的同时,又担负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太平天国运动所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是农民阶级的伟大创造,给予了农民阶级一定的物质利益,反映了农民阶级渴望自由、平等的强烈愿望。《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纲领性文件,也是历史上农民起义者第一个有关分配土地的具体方案,体现了平等思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资政新篇》批判重本抑末,尊重科学技术,提倡兴办企业,主张工商谋利,鼓励私人资本,是一个顺应历史潮流的要求,其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结局。
太平天国初步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从金田起义揭竿而起,就把斗争矛头指向清王朝。在意识形态方面,把矛头指向了封建王朝的精神支柱孔孟之道,反对封建等级制度,提倡平等思想。太平天国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至于反帝斗争,旗帜也非常鲜明。洋枪队头子华尔、法国提督卜罗德死在太平天国战士的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