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发展近代企业,这种指导思想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2、对外依赖性: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已与西方国家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洋务派依赖外国技术和设备,无法真正自强。
3、管理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基本上仍是封建衙门式的,企业内部腐败严重,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
4、顽固派阻挠: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加大了开展的阻力。
5、阶级局限性:洋务派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导致企业失败。
1.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是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除此以外,还有福州船政局、天津机械制造厂等一系列军用工业生产厂。
2.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邮政、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如在上海创办的最大的民用企业是“轮船招商局”。同时推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3.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就是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
李鸿章
李鸿章是晚清时期的重要大臣,也是洋务运动的地方代表人物。他于1823年出生,1901年去世。在1853年,李鸿章曾在家乡组织团练以镇压太平军,但屡次失败后,他选择成为曾国藩的幕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他不仅创建了兵工厂和北洋水师,还创办了多家民用企业,如招商局、开平煤矿和天津电报局等。尽管他在历史中因对外侵略的妥协而被批评,但他的贡献和影响在洋务运动中是不可忽视的。
曾国藩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生于1811年,逝世于1872年,出身于地主家庭。他于1838年中进士,并在1839年成为侍郎。曾国藩不仅是一位理学家、文学家和书法家,还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主张对太平天国军队采取“捕人多杀得快”的策略,因此被太平天国军队称为“剃了光头”。在江南大营崩溃后,他被清政府任命为两江总督,负责浙、苏、皖、赣四省的军务。此外,他还组织洋务,建立新式军火工业,制造武器以武装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