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这首诗描写了登高望远的情景,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从中表现出诗人不凡的胸襟和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登鹳雀楼的道理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首先,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王之涣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美,更寄寓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表达了诗人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
其次,从诗的主题来看,登鹳雀楼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登高望远,更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登高望远,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只有不断攀登,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只有不断进取,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秀凌,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市),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尽管他的诗歌作品仅存六首,但他的名字却传颂千古,留下了深远的文化影响。
武后垂拱四年(688年),王之涣出生于太原王家,为当时名门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
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任冀州衡水主簿,赋《宴词》、《送别》。
开元十年(722年),王之涣与勃海李氏结婚,李氏乃冀州衡山县令李涤之第三女。
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由于遭人诬陷诽谤,辞去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