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作为一场重大历史事件,在朝鲜的历史记载中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在朝鲜的一些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朝鲜战争的记载着重强调金日成将军和朝鲜人民军的功绩。“在金日成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朝鲜人民军击退敌人的突然进攻,转入反攻,并以连续打击和围歼战置敌人于被动地位,在短时间内解放了南朝鲜的广大地区。”对于中国志愿军和中国“抗美援朝”则通篇没有一字提及。
而在朝鲜其他教科书中,一篇名为《金日成将军和彭德怀司令》的文章中描绘了中朝和谐合作的场景,但容易让人产生中国志愿军是在朝鲜指导下作战的感觉。
在历史展览中,如在平壤的战争展览馆里,12个战功展览厅只给了中国志愿军战士一个。而其余的展厅中,朝鲜人民军的作战行动被解释成与中国志愿军的作战无关。在板门店停战签字会场,陈列了数以百计的历史照片,其中却鲜有中国志愿军的身影。
然而,朝鲜官方也曾多次对中国“抗美援朝”义举给出高度评价。朝鲜《劳动新闻》发表文章表示:“中国人民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之下,仍然把优秀的儿女送到朝鲜前线,用鲜血帮助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不仅鼓舞了朝鲜人民军和人民的战斗,而且还对战局转向有利的方向起到了重大作用。”
朝鲜在对内的宣传或教育中刻意抹去志愿军的存在,其背后的目的主要是推行“主体思想”。“主体思想”要求朝鲜在发展中恪守国家和民族的自主,强调经济上的自立,以及重视军事上的自卫能力。
朝鲜认为,朝鲜战争作为朝鲜的“立国之战”,如果过分突出中国志愿军的作用,很有可能会削弱朝鲜人民军在这场战争中的“主导地位”,从而影响朝鲜自主性的形象。所以,朝鲜为了维护国家的自豪感,增强国内的凝聚力,更加倾向于强调自身在战争中的努力和牺牲,以此彰显朝鲜人民军的强大能力。
部分朝鲜老百姓认为朝鲜战争是初代将军带领打赢,对“抗美援朝”真实性存疑,甚至有人认为若不是中国,美国也不会挑事。这种观点在一些人心中存在,主要是因为朝鲜的历史教育中对中国志愿军的贡献有所淡化,以及朝鲜在追求国家自主性的过程中,刻意强调自身在战争中的主导地位。
在朝鲜的教科书中,朝鲜战争被记叙为“金日成主席英明领导下的伟大胜利”,中国志愿军和中国“抗美援朝”的义举却通篇没有一字提及。
同时,也有人牢记历史,对中国心存感激,视中国为救星和榜样,特别是老一辈朝鲜人对志愿军付出难以忘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帮助朝鲜人民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血的代价,这种无私的支援让朝鲜人民铭记于心。
朝鲜老人看到当年的志愿军老兵,脱口而出“谢谢”,志愿军回国时,朝鲜百姓自发性来送别,他们留下了不舍的眼泪,种种感人的画面体现了中朝两国人民深厚的情谊。
此外,部分朝鲜人对中朝关系有着复杂情绪,既感谢中国抗美的帮助,又纠结于历史上的战争。唐朝时期,中国军队曾北上攻打高句丽,将战争扩大到了朝鲜半岛上;
元朝时忽必烈也曾在朝鲜半岛呼风唤雨,这些历史事件让部分朝鲜人内心纠结。但如今两国关系早已亲如兄弟,在这种友好往来之下,朝鲜人对中国的评价还是正面的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