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易》之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像天一样运行不息,不断进取。《易经》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蕴含着丰富的哲思。其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从思辨的哲学高度,揭示了先民对自然、社会、人文整体和谐的探索,集中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理想境界。
(二)孟子之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阐述了在困境中磨砺才能成就大事业。孟子认为,一个人要承担重大的使命,必然要经历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
只有在困境中不断磨砺自己,才能增长才干,成就大事业。正如欧阳修在《答黎宗孟书》中所言:“某性自少容,老年磨难多,渐能忍事。”磨难是一种财富,经历磨难之后,才能有不凡的收获。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提醒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断自强。孟子指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就常常会走向灭亡。人也是如此,在安逸享乐的环境中容易意志消沉,而在忧患中则能奋发图强。
这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出处及全文翻译中的观点相契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含义:忧患使人生存,安乐使人灭亡。”孟子的这句名言,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不断自强,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李清照
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句诗不仅在古代展现了女子的刚强与自强,在近现代也激励着无数人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它传达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无论处于何种困境,都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不向命运低头,努力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二)李咸用
李咸用的“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在近现代依然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这句诗提醒着男儿们要有担当,勇敢地面对困境,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去克服困难。
它激励着人们在面对艰难险阻时,不抱怨、不退缩,以自强自立的精神去迎接挑战,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拼搏。
(三)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名言出自屈原的《离骚》,它表达了屈原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自强不息的精神。
屈原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磨难,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不向命运低头。他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自强不息的内涵,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
(四)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在《龟虽寿》中写下这句诗,体现了即使年老也不放弃自强之志。曹操一生征战沙场,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却始终保持着远大的志向和昂扬的斗志。他的这种精神告诉我们,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应该有自强不息的信念,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