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冬至,一岁一安康。北京时间2024年12月21日 17:20:20,会迎来二十四节气当中的冬至节气,按照排序它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在北方此时已经天寒地冻,而南方也是出现了明显的降温,到处一片天寒地冻的景象。
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冬至三候为:“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山中泉水开始有涌动之势。
一、祭祖
《史记.封禅书》中记载:“冬至日,礼天于南郊,迎长日之至。”在冬至这天,人们要在南郊礼天,迎接“长日”的到来,看来人们是把“长日”当作是喜和福了。古代不但国家有这种祭典,民间也有很多祭祀活动,也就是祭祀祖先,有家祭、庙祭、墓祭等等,这样的祭祖形式,颇有除夕祭祖的架势,也间接说明了“冬至大如年”。
二、九九消寒
每年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个“九”,数到九九八十一天的时候,便是“九尽桃花开”,所以民间也把冬至叫作“数九”。
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是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意思。所以九九八十一,就更代表了“最大不过”的意思。所以古人认为冬至过后,只要过了九九八十一天,春天就一定会到来。
三、吃饺子
在北方地区,民间有句俗语:“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的。传说当年张仲景回家祭祖,看到很多百姓的手、脚、耳朵都被冻了,就煮了“祛寒娇耳汤”,免费施舍给大家,治好了大家的冻疮,因为“娇耳”听起来像“饺耳”,所以人们就干脆把这种药膳叫作饺子,每到冬至这天,大家就包饺子纪念张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