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厌学现象日益引发关注,背后成因纷繁复杂。
学业压力堪称首要“元凶”。初中课程相较小学,科目增多,像物理、化学等全新学科纷至沓来,知识深度与广度大幅拓展,学习难度直线飙升。同时,作业量翻倍,每晚挑灯夜战成为常态,频繁的考试又似紧箍咒,一次次不理想的成绩让孩子自信心受挫,久而久之,对学习望而生畏。
青春期的身心变化也是关键因素。身体激素失衡带来情绪的大起大落,原本温顺的孩子可能变得暴躁易怒、焦虑不安,难以集中精力学习。自我意识飞速发展,他们开始追求独立,若家长、老师仍一味强硬管束,易引发叛逆心理,将学习当作对抗权威的“战场”。
家庭环境影响不容小觑。父母关系紧张,争吵不断,孩子缺乏安全感,满心焦虑,无心学习。或是家长过度溺爱,孩子养成懒散、吃不得苦的习性,面对学习困难便轻易放弃;又或者家长寄予厚望,严苛要求,一旦孩子表现不佳,批评指责铺天盖地,磨灭了孩子的学习热情。
再者,学校氛围同样重要。师生关系疏离,老师只重成绩、缺乏关怀,同学间存在霸凌现象,让校园不再是温馨的求知乐园,反而成了孩子想要逃离的“伤心地”,厌学情绪自然滋生蔓延。
(一)沟通“心”桥搭建
与孩子真诚沟通是化解厌学情绪的“金钥匙”。家长和老师要放下身段,以平等、尊重的姿态倾听孩子心声,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被关爱。当孩子倾诉学习烦恼时,不要急于评判、指责,只需默默陪伴,给予一个温暖的拥抱,轻声说:“我懂你的辛苦。”用共情为孩子筑起心灵避风港,让他们愿意袒露内心想法,重建对学习的信心。
(二)目标、计划“导航”
依孩子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学习目标与计划,犹如为其点亮前行航灯。目标过高,遥不可及,易让孩子望而生畏、心生挫败;目标过低,缺乏挑战,又难以激发动力。协助孩子将大目标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予肯定与奖励,让他们在学习路上稳步前行,重拾掌控感。
(三)环境“绿洲”营造
家庭是孩子心灵栖息地,打造安静、舒适、光线充足的学习空间至关重要。一张整洁书桌、一排摆放整齐的书籍,能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家长减少在孩子学习时看电视、玩手机等干扰行为,捧起书本,与孩子共学,用行动传递学习的重要性。
学校方面,老师应精心布置教室,展示优秀作业、学科知识思维导图等,激发学习欲望;组织多彩学习活动,如学科竞赛、小组讨论,让课堂充满活力。家校携手,为孩子构建积极向上的学习大环境,使其沉浸其中,重燃学习热情。
(四)兴趣“火花”点燃
挖掘、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宛如在厌学荒原上点燃希望之火。每个孩子都有独特天赋,或绘画、或音乐、或体育。细心观察,发现孩子闪光点,鼓励其深入学习发展。
(五)心理“援手”求助
当孩子厌学情绪严重,长时间情绪低落、抗拒上学,甚至出现失眠、焦虑等躯体化症状,家长务必敏锐察觉,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心理咨询师运用专业知识与技巧,剖析孩子厌学深层心理症结,量身定制疏导方案,助孩子走出心灵困境,重回阳光学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