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架是基督教的象征,因此每个参加出征的人胸前和臂上都佩戴“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
当时原属于罗马天主教圣地的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手中,罗马天主教为了收复失地,便进行多次东征行动。十字军在他们占领的地区建立起了几十个十字军国家,最大的是耶路撒冷王国,此外还有安条克公国、的黎波里伯国等。
自然,它受到了整个天主教世界累世的传诵,众多随军教士及后世的教会编年史家都在竭力记述此役,赞美基督,如神迹般传诵。同时,这场战争及其后拉丁东方的建立,更是影响了整个东地中海格局,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受到各方的强烈关切。拜占庭、亚美尼亚、突厥人、阿拉伯人,各种宗教背景、不同地位出身的史家都在著述陈辞,详述此事,以资借鉴反思。
跨度达200年的十字军东征最终以失败告终。十字军士兵有着强大的战斗力,防护也要好过穆斯林对手,面对同等数量的异教军队往往能占优势,并且多次以少胜多。但他们装备较重,不适合深入叙利亚腹地作战,十字军国家依赖于欧洲的海运补给。
中东十字军国家一直被兵力问题困扰。他们所派出的最大一支军队也不过1300名骑士和15000名步兵。只有在西欧的十字军抵达时,十字军国家才有可能集结起规模更大的军队。而这种情况也只是暂时性的,因为西欧十字军在圣地逗留一段时间之后便会纷纷返乡。在很多时候,即使耶路撒冷王国已经危在旦夕,国王手下所能调遣的军队数量还是很少。
在12世纪40年代,随着赞吉王朝的崛起,形势发生了变化。赞吉王朝和阿尤布王朝的建立,都给十字军国家以很大打击,而当能够有效长期统合埃及与叙利亚的马穆鲁克王朝建立之后,十字军国家的灭亡也就无可避免了。
十字军远征持续了将近200年,罗马教廷建立世界教会的企图不仅完全落空,由于本着收复被阿拉伯和突厥入侵的土地结果却因为各种原因造成了失败,使教会的威信大为下降,后世史家评论说:“在某种意义上说,比失败还更坏些。”
从12世纪开始,即大约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之后,回忆录和歌曲形式的文学诗歌兴盛起来。十字军史诗的发展和扩散被一些学者称为“12世纪的复兴”。
很多人干脆就没有回欧洲,尤其是那些在欧洲没有继承土地机会的不是长子的人。留下来的人在圣地建立了军事、文化和商业前哨。他们在第一次东征后建立起来的要塞,常常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移植。
华盛顿美国大学伊斯兰研究中心主任阿克巴·阿赫迈德说:“十字军东征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它的影响深刻:对当时优越的穆斯林文明来说,东征及其造成的破坏打击了伊斯兰世界,动摇了穆斯林的信心;而对欧洲来说,十字军东征则是一个起点,它推动着欧洲走向开放的现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