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中考改革。坚持中考“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高中学校招生考试”两考合一的定位。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完善和优化全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建设,坚持提高过程性评价在高中学校招生录取中的实际应用。
对中考组织时间、总分值、考试时长等进行相对统一的安排,减小各市中考方案的差异性。加强理化生实验技能、艺术素养、体质健康水平考查的研究与探索,分类形成实施方案和评价标准。
完善全省初中毕业生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的组织机制,进一步发挥教育考试部门的主管职能。从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高中学校特色化发展出发,完善高中学校招生办法。加强中考命题评估,提高命题质量,进一步发挥中考对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加强研究与规划,形成具体方案,自2024年开始,实施具有江苏特点的全省统一命题办法。
严格落实课程政策,开齐开足国家课程,提高地方课程的实施质量,规范校本课程建设。
1. 自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义务教育一至九年级开设“劳动”课程,每周不少于1课时。各学校要在保证劳动课程课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推动劳动教育的整体实施,加强对学生在校内劳动的统筹,利用班级卫生、宿舍卫生、包干区、食堂志愿服务等渠道,增加学生的劳动实践,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出力流汗”;要对学生在家庭中的日常生活劳动进行必要的规划,与家长一起,提高学生家庭劳动的教育品质;要对学生在社区和校外实践基地中的志愿服务性劳动、体验性和实践性的生产劳动,进行课程化的设计和实施,全面提高劳动育人的质量。
2. 小学一至六年级,继续开设“科学”“道德与法治”课程,2022学年、2023学年使用现行教材,2024年秋季学期自起始年级开始使用修订后的教材。
3. 自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义务教育一至九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不少于1课时。要严格落实教育部2017年颁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精神,加强学生综合性、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可分散安排,也可以相对集中安排。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班团队活动、科技文体活动、课后服务、兴趣小组活动等的统筹实施,提高课程整合水平。
4. 2022年秋季学期继续在义务教育三至九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总课时数不少于规定要求。2023年秋季学期自小学三年级、初中七年级开始,将现有“信息技术”课程调整为“信息科技”,使用修订教材。
5. 其他国家课程自2024年秋季学期小学、初中各课程的起始年级开始,使用修订后的国标教材。
6. 各学校要严格执行《江苏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22年修订·试行)》(见附件),在保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开齐开足的基础上,推进课程的整体化实施。要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建立课程审议和审查制度。要落实教材管理政策,立足学校特色教学资源,以多种呈现方式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原则上不编写出版教材,确需编写出版的应报主管部门备案,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进行严格审核。
一、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
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是实际存在的一个大问题,但是这个不均衡到什么程度,只有到了高考才知道,现在推动省级统一命题后,教育部门是能通过分数直观的知道自己的问题以及和别人的差距的。
针对这样的问题,是可以想一些办法补救的,这对于均衡教育资源肯定是有好处的。
加上有些偏远落后的地区整体的教学质量差,在中考命题时都不能很好地把握命题的难易度,省级统一命题后,也相当是给了明确了以后命题方向。同时这样的做法也是高考统一命题靠拢。
二、统考不统招,看起来意义不大
按照目前的中考的政策来看,基本上还是一地一策,就算是统考,肯定是做不到统招的。换句话说,试卷是统一了,但是招生还是各搞各的,这样看起来确实意义不大,反而学生还要去适应这一变化带来的一些影响。
三、变化还是会影响到目前的在校初中生
很多省的初中教材并没有做到统一,赋分制也没有做到统一,如果要求命题统一的话,这就意味着先要做到教材统一才行,这个倒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对于现在读初一的学生来说,或多或少应该会产生一些影响。
所以家长还是要多关注关于当地在中考上的一些改革,及时的作出自己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