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是:有一颗同情之心,是仁爱和正义之人的最高境界。在这里,“恻隐之心”的意思是:看到别人遭遇困难或不幸时,就会产生同情之心。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原句如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是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所写的。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
《孟子》,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孟子》作为儒家经典之一,一直被视为必读书目,《孟子》记录的是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如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