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到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我很高兴地起床走出屋子。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清澈透明,水中有水草晃动,这是因为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
1、记承天寺夜游的“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
2、记承天寺夜游的“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有对欣赏月色的自得闲适之情表面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得——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
3、记承天寺夜游这里也指“被贬之闲”。由于贬官谪居,作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而作者从小就有凌云壮志,但屡次被贬,他何尝想做这样一个闲人呢?从中我们又可感受到作者的无奈,一种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有一种淡淡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