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倾听孩子心声
倾听是与孩子有效沟通的重要一步。家长首先要做到专注,当孩子说话时,停下手中的事情,看着孩子,不打断也不制止。同时,可以运用亲密的肢体语言,拥抱、拍拍肩膀等,给予孩子温暖的爱。在倾听孩子心声时,要认真对待,不能敷衍。
无论是孩子高兴的事情还是痛苦的遭遇,都要耐心倾听,及时帮助孩子排解不良情绪,带给孩子积极的心态。对于孩子日常的行为和在校表现等,家长可以通过倾听引导孩子形成良好习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要是孩子对某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要急于否定。孩子可能对学校的某项活动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鼓励孩子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有共同语言
为了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家长需要学习孩子这个年代的东西。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时代,他们接触的事物和观念与家长成长的年代有很大不同。家长不能强迫孩子赞同自己的一切观点,而是要尊重孩子的认知和想法。
家长可以了解孩子喜欢的音乐、电影、书籍等,和孩子一起讨论,增加共同话题。通过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家长可以与孩子一同参与其中,孩子喜欢绘画,家长可以一起去参观画展,或者给孩子提供绘画工具和材料,支持孩子的兴趣发展。这样不仅能增强亲子关系,还能提高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效果。
(三)真诚反应
在与孩子沟通时,真诚地作出反应至关重要。家长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不是敷衍孩子。注意语调的运用,避免居高临下的语气,要用平和、温暖的语调与孩子交流。表情和肢体动作也不可忽视,据美国人类学家得出的结论是:在所有的影响力中,语言占7%,音调占23%,表情及肢体动作各占35%。
当孩子与家长分享自己的经历时,家长可以微笑着看着孩子,给予肯定的眼神,或者轻轻拍拍孩子的手,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注和支持。孩子在学校遇到了困难,情绪低落,家长可以用关切的语气说:“我能感觉到你现在很不开心,愿意和我说说发生了什么吗?”真诚的反应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和关心,从而更加愿意与家长沟通交流。
(一)鼓励交友
对于孩子交友问题,家长应给予正确引导。对于男孩子来说,鼓励他们多交异性朋友是有好处的。研究表明,与异性的正常交往可以培养男孩子的责任感和同理心,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同时,也能避免男孩子在同性小团体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
而对于女孩子,家长要教会她们防止性骚扰。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女孩子了解什么是性骚扰,以及怎么在遇到危险时保护自己。告诉女孩子要保持警惕,避免单独与陌生人相处,遇到不适当的行为要勇敢说“不”,并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求助。
(二)鼓励阅读
初中确实是记忆容量的巅峰期。家长要抓住这个时机鼓励孩子阅读。家长可以对孩子说:“人的记忆容量最高峰是在初中,看的东西一生不忘,像爸妈这个年龄,看的东西前看后忘,我们有时候记得的,就是初中时看的东西。
所以爸妈希望你多多阅读,对你一生都有好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明白阅读的重要性。阅读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还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鼓励孩子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包括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历史书籍等,让他们在阅读中找到乐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理解孩子的情绪
初中孩子情绪波动大,这是因为他们进入了“第二反抗期”。在这个时期,孩子追求精神自主,社会也把他们看成大孩子,他们需要心理确认。家长要理解孩子的这种变化,学会放手让孩子长大。很多家长是孩子长大的阻力,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父母。
家长不能过度控制孩子,而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空间和自主权。当孩子面临选择时,家长可以说:“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决定吧。”这样孩子会更倾向于做出正确的选择,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选择是被尊重的。
(四)激发学习动力
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解决四个问题:学习有什么意义、学习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学习、学习能带来什么。首先,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学习不仅可以让他们获得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告诉孩子学习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科学家、医生、艺术家等。再者,强调学习是一种自我成长的过程,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最后,让孩子知道学习能带来更多的机会和选择,让他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激发孩子爆发出惊人的学习动力。
(一)陪伴学习
在孩子的初中学习阶段,家长的陪伴至关重要。家长可以多争取时间在孩子身边陪他学习,成为孩子的玩伴和学友。当孩子遇到难题时,家长可以一起探讨解题思路,这个过程不仅是学习,更是亲子间情感交流的珍贵时刻。孩子在做数学作业时遇到一道难题,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引导孩子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尝试解题。
即使家长不能为孩子提供具体的解题方法,但分享完成作业后的快乐,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鼓励和问候,对孩子来说也是极大的支持。我们家孩子就常常以给家长出难题为荣,而家长也乐意被孩子难倒,这种互动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家庭的温暖。
(二)避免强迫和奖励式学习
初中阶段的孩子性格逐渐形成,存在强烈的叛逆心理。家长应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避免强迫孩子学习他们不感兴趣或没有特长的科目。部分家长为孩子安排大量课外补习班,尤其是强迫孩子学习不擅长的科目,往往会导致孩子对课外学习产生厌倦,进而影响课内课程的学习质量。
同时,合理使用奖励机制,对于孩子在学期或学年取得优异成绩或有较大进步时,可以给予适当奖励,旅游、购置学习用品等。但要避免无目的的奖励,以免加剧孩子的功利心理,不利于培养孩子学习的内驱力。
当孩子在某一学科上取得明显进步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他想要的奖励,并明确奖励是对他努力的认可,而不是为了追求物质。
(三)勤于阶段总结
总结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家长要引导孩子勤于阶段总结,目的是发现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及时修正学习方法。初中学习难度比小学增强,作业量明显增多,各学科都有不同的学习要求。语文需要阅读大量课外读物,数学需要做大量练习题,科学要在阅读基础上深刻领会原理和解题思路并配合课外习题训练,社会学习则要记忆和观察社会现象以积累知识面。
孩子取得进步时,家长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感受成功的喜悦;考试失败时,不要急于指责和批评,关键是要和孩子一起找到失败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孩子在一次考试中数学成绩不理想,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试卷,找出哪些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哪些题目是因为粗心而犯错,然后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
(四)给孩子玩的时间
孩子在紧张的学习后需要及时解压,游玩和聚会是很好的方式。周末或假期,家长可以带孩子出游,让孩子欣赏自然美景,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自然现象产生好奇,家长可以适时引导,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此外,给孩子们创造聚会的空间,让他们一起探讨学习方法,分享一周所得,也是一种很好的解压方式。组织孩子们的家庭聚会,家长为孩子们准备美食,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交流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要是做父母的不嫌弃,还可以参与孩子们的讨论,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五)注意交流方式
初中阶段的孩子渴望平等和尊重,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高高在上地指责和批评孩子,要与孩子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家长想了解孩子一周的学习情况时,不要问“这周学得怎么样、考得怎么样”,而是问“这周你快乐吗?”
这样的问题能引发孩子的思考,让孩子在分享快乐或不快乐的同时,打开话匣子。当孩子回答后,家长可以悉心地与孩子分享快乐或为他排忧解难。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和需求,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交流,引导孩子积极面对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