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昔日南朝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这些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出处:唐·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千里莺啼绿映红”,莺啼声声,绿树红花相映成趣,这是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画面。莺啼是春天的典型声音,它标志着春天的到来,寓意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而绿树红花,更是春天的典型色彩,绿色象征着生命的新生,红色则代表着春天的热情和活力。
“水村山郭酒旗风”,水边的村庄、山间的城郭,酒旗在微风中轻轻飘动。这里,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里江南水乡的宁静与恬淡,以及山间城郭的古朴与雅致。酒旗的飘动,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寓意着春天的气息在江南大地上弥漫开来。
综上所述,从诗句的意象和色彩来看,这句诗所描写的无疑是春天的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画面,将春天的气息、色彩和声音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生机盎然的季节之中。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著有《樊川文集》,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咏史抒怀。
杜牧23岁作出《阿房宫赋》。25岁时,杜牧又写下了长篇五言古诗《感怀诗》,表达他对藩镇问题的见解。此时的杜牧已经很有名气,作品流传。大和二年(828年)杜牧26岁,进士及第。同年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被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
大和七年(833年)杜牧被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授予推官一职,后转为掌书记,负责节度使府的公文往来。京衔是监察御史里行。这时杜牧居住在扬州,特别喜欢宴游。大和九年(835年)杜牧三十三岁,由扬州赴长安就任监察御史。
开成二年(838年)杜牧入宣徽观察使崔郸的幕下,被召为宣州团练判官。开成四年(839年)年底杜牧离开宣州,去长安任左补阙、史馆修撰。开成五年,杜牧升官为膳部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