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族,这个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方游牧民族,有着波澜壮阔的往昔。唐末,耶律阿保机统一八部,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疆域横跨东北至中亚,与北宋对峙,威名远扬。可如今,契丹之名鲜见于世,那他们演变成了如今的哪个民族呢?
主流观点认为,达斡尔族极有可能是契丹族的直系后裔。从生活习俗看,达斡尔人传统居住的房屋与契丹族早期的营帐样式有着相似的防风保暖设计;传承千年的曲棍球运动,恰似辽代契丹人热衷的“击鞠”,这种体育上的沿袭,暗示着血脉关联。
在语言方面,达斡尔语虽历经演变,仍保留不少契丹语特征词汇,语法结构也隐隐透出古契丹语的影子。并且,民间流传的诸多始祖传说,提及先人来自北方草原,与契丹族发祥地契合,仿若历史的遥远回响。
除达斡尔族外,部分契丹人融入蒙古族。元朝时,不少契丹人随蒙古大军南征北战,在长期并肩作战、共同生活里,文化相互渗透,习俗彼此交融,渐渐同化于蒙古族之中。
还有一些契丹后裔散入汉族群体。辽金交替、蒙元崛起等动荡时期,为求生存,契丹百姓隐姓埋名,迁徙至中原各地,改用汉姓,学习汉俗,历经数代繁衍,最终与汉族难解难分,彻底融入。可见,契丹族后裔以多元形态存续于当下,在不同民族中延续着古老基因与文化碎片。
契丹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早期分为八部,唐初形成大贺氏联盟,后又建立遥辇氏部落联盟。唐朝末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八部,建立“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在其辉煌时期,疆域广阔,曾逼迫数个中原王朝称臣。
契丹族立国,国号契丹,首都定于皇都即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后改称上京。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了契丹国。此后,辽国不断扩张,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
辽国历经九帝,享国二百一十九年。在太祖阿保机统治时期,创建奴隶制国家,确定皇权世袭,建立军队,制定法律,修建都城,制造文字,此后继续向外扩张。西吞并甘州回鹘,东灭亡渤海国,南占领燕云十六州。
太宗耶律德光时期,改国号为辽,倾师南征,攻占汴京,耶律德光于汴京登基称帝。圣宗在位半个世纪,是辽朝的全盛时期。实行一系列改革,多方面削弱奴隶制,确立封建制的统治。发展农业、商业,加强汉人在统治集团中的成分和作用,吸收渤海国、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国的文化,有效地促进辽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发展。
辽朝的军事力量与影响力涵盖西域地区,因此在唐朝灭亡后中亚、西亚与东欧等地区更将辽朝(契丹)视为中国的代表称谓。辽、西夏、金、蒙元是与宋朝并存过的少数民族政权,是中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