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每年12月22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270°时为冬至。今年的冬至时间是2024年12月21日(农历甲辰年冬月廿一)。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最短,且越往北越短,黑夜最长。“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后,白昼时间日渐增长,而夜晚渐渐缩短。
我国除少数海岛和海滨局部地区外,1月都是最冷的月份,天文学上也把“冬至”定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一、祭祖
冬至是一个祭祖的好日子,因为冬至是阳气开始回升的日子,也是一年的结束和新的开始。在冬至这天,人们会祭拜祖先,感谢他们的恩泽和保佑,同时也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吉祥。
祭祖的方式有不同的形式,有的是在家里摆设祭品,有的是到祖坟去扫墓,有的是到寺庙里烧香。祭祖的祭品也有不同的选择,有的是鸡鸭鱼肉等荤菜,有的是水果糕点等素食,有的是酒水茶叶等饮品。
祭祖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对祖先的敬重和怀念,也是为了延续中华民族的孝道和传统。
二、吃饺子
在北方地区,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寓意着财富和吉祥。吃饺子的习惯,据说是由张仲景发明的。
张仲景是东汉时期的名医,他发现冬至这天,很多人的耳朵会冻伤,于是他就用羊肉和辣椒等药材包成饺子,分发给穷苦百姓,让他们吃了暖和身子,保护耳朵。
后来,这种做法就流传开来,成为冬至的一种食俗。吃饺子的时候,人们还会在饺子里包一些小物件,如花生、枣子、糖果、硬币等,表示不同的祝福,如长寿、甜蜜、发财等。吃饺子的气氛,也是十分热闹和温馨的。
三、吃汤圆
在南方地区,冬至有吃汤圆的习俗。汤圆的形状像圆月,寓意着团圆和和谐。吃汤圆的习惯,据说是由宋朝的诗人陆游发起的。
陆游的妻子唐婉,因为思念陆游,而在冬至这天病逝。陆游得知后,十分悲痛,于是他就用糯米和红豆等食材制作成汤圆,祭奠唐婉,寄托对她的思念。
后来,这种做法就被人们效仿,成为冬至的一种食俗。吃汤圆的时候,人们还会在汤圆里加入不同的馅料,如芝麻、花生、豆沙等,表示不同的口味,如香甜、酸甜、咸甜等。吃汤圆的气氛,也是十分温暖和甜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