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父母在等儿女说一句感谢,儿女在等父母说一句抱歉”。我想大多数中国家庭都有这样的等待,不仅仅是受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更大的原因是我们都习惯了沉默。
我一直特别向往西方家庭的相处方式,那种父母与孩子随意、随性的交流方式是我所羡慕的。他们通常是朋友的相处方式,可以一起谈天说地,可以没大没小。中国也有这样的家庭,但却少之又少。可这并不代表我们中国家庭里无爱,也许只是我们的爱深沉得无法表达而已。就像龙应台所说的:“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也不必了。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着彼此,却互不认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我们与父母通常是爱而不识,我们只知道爱(因为血浓于水),却并没有了解,自然就不知该用何种方式沟通。
龙应台想到用书信的方式和儿子安德烈交流,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让我们把那些对父母无法当面说出的话记录在信纸上,让双方都能更好的相互了解,将我们之间的爱释放出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亲密无间的交流。孩子可以走进父母的世界,父母可以走进孩子的生活,这样的交汇会让双方的心灵融合,从而得到更好的升华。很多父母都会苦恼无法与孩子沟通,现在的孩子大多叛逆,寻求个性。可越是这样,我们也越渴望与父母有个近距离的交流,让他们了解我们。这世上都不会有无故的坏孩子。
18岁的安德烈,经历了大多数人50岁都没经历过的生活。18岁的他大谈政治、爱好、休闲的生活方式。他去过了半个世界,他的家庭让他会三种语言。他的母亲努力走进他的18岁,要重新认识这个大男孩。他也可以走进妈妈的世界,与母亲进行心灵的透视。即便如此,他仍觉得自己很平庸。也许和他比起来,那我就平庸得掉进土里了。也许是我很呆板,也许是我很闭塞,也许是我生活的环境所致。我的18岁里,无关所谓的政治、爱好与休闲的生活方式,有的只是四个字——成绩、分数。那是我的高考年,我所了解的政治只不过是死记硬背为了应付高考,而爱好与休闲在那一年并不属于我。父母与我最多的交流也都关乎“高考”二字。我的18岁和安德烈的18 岁有着天壤之别,但我依然向往他与母亲的沟通方式。我也想知道父母的故事,也想把我的一切与他们诉说。将对父母的爱隐藏后,我也想在快捷菜单中单击“显示”,让他们“看到”我对他们的爱。我也希望把能有近距离的交流,让对方的爱都充分表达出来。
但愿我们所有的爱都别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找到心灵的交流方法,打破沉默,释放爱!
终于读完了“人生三书”之一——《亲爱的安德烈》。这是一本两代人共读的36封家书,使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分。
作者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分隔在异国他乡,两人的关系似乎没有曾经那么亲密了。原因有很多,譬如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年龄、阅历导致的不同视野,等等。
对一位母亲而言,不论你的年龄有多大,都始终是她的孩子。龙应台,也是这样一位母亲,只是我认为她的爱有些过盛,自始自终都将安德烈当作一个幼童来对待。而安德烈,虽然有爱,但却成为了一个彼此不认识不了解的人。
在最开始,这份母爱名曰“占有”,但后来,却成了“放手”。
孩子就像鸟儿一样,不喜欢被束缚的感觉。与其让孩子每天像一个提线娃娃似地听从指挥,不如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开创一片新天地。我想这个道理大多数家长都深深懂得,但是真正尝试,并且没有中途放弃的,又有几个呢?
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也相当重要。写信这种方式其实比面对面更好。因为在有些时候,父母在面对孩子时,会忍不住端起长辈的架子。而写信,能更好地让父母换个角度与孩子沟通。由此观之,龙应台很成功。她处在一个朋友的视角,与安德烈交流,甚至能够接受那些大多数家长无法忍受的词汇、言语。
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 ,希望我们能走在他们为我们铺好的路上。但我们走远了,他们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任何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护,我们全部都牢牢地记在心里。当然,我们也愿意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回报父母。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适合阖家观赏的书籍。父母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现在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而年轻的我们,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龙应台那一封封饱含母爱的回信,也许会对父母有更多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