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独立性增强。青春期的孩子,随着自我意识的形成,他们变得“有主意了”,如果父母仍然把他们当小孩子,与孩子沟通时总是居高临下的态势,期望孩子还能像“以前那样乖”;一开口总是“教育”的口气。那么,孩子是不会向你敞开心扉的。
2、情绪两极化。青春期孩子情感浓烈,热情奔放,他们既会为一时的成功而激动不已,也会为小小的失意而抑郁消沉。此时,家长应该学会“察言观色”,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进行有效地沟通。
3、心理加上“锁”。孩子进入青春期,结束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孩童时代,进入了“多事之秋”,出现“心理闭锁”的现象。过去爱说爱笑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他们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很少和父母交谈。
4、间接沟通。为重要的对话创造舒适的环境,包括肢体语言和眼神交流。许多孩子,尤其是十几岁的男孩,减少直接的眼神交流会让他们更开放地交谈。在进行重要对话时,从上往下的直视可能会被认为「激进」或情绪不稳,结果孩子可能因此闭嘴。并排行走或在开车时进行交谈将减少直接眼神接触的数量,自然地创造了更舒适的沟通环境。
5、使用物理示例。如果家长需要解决孩子房间永远杂乱的问题,不要只谈论他从未将衣服放在篮子里的事实,而是在房间里走走,并使用物理示例。让他捡起散落的物品,并确定这些物品是干净的还是脏污的。提供物理上和有形的实际例子将帮助男孩子处理并记住家长的谈话。
不要额外给孩子施加压力
6、家长喜欢给孩子教育,如“一定要给爸妈争气,只有学习成绩好,将来才能出人头地”;你只要考试成绩好,你要什么妈妈都满足你”;“我所有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了,你可不能让妈妈抹黑…上次考了第五名,这次一定要进前三。”
让孩子背着高分、名利、希望去学习,心理压力自然大。有些学生成绩考得不理想,都不太敢跟爸妈说。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不自信、怕考试、怕给爸妈丢脸的心理。家长应该设定合理的期望值。
以上就是一些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