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网淄博中考地区

请选择

    返回
    初三网 > 淄博中考 > 淄博中考试题 > 淄博化学试题 > 正文

    2017淄博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精编版含答案】

    文/赵妍妍

     

    请点击全屏查看

    2017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个评价点,共20个评价点)

    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能用化学变化做出解释的是(  )

    A.食盐做调味品和防腐剂              B.苹果催熟香蕉,柿子等水果

    C.汽油洗除衣物上少量油污              D.洁厕灵清除卫生器具顽渍

    2.下列符号与其叙述对应一致的是(  )

    A.3H﹣3个氢元素              B.C60﹣60个碳原子

    C.﹣铁的化合价显+3价              D.NaCO﹣碳酸钠

    3.(2017淄博化学)分类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氧化物:生石灰、铁锈和“干冰”

    B.复合肥: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硝酸钾

    C.单质:金刚石、液氧和铜粉

    D.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

    4.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5.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

    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6.(2017淄博化学)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H+、Cl﹣、CO32﹣﹣              B.Na+、K+、NO3﹣、Cl﹣

    C.H+、Na+、OH﹣、SO42﹣              D.Ag+、Ca2+、Cl﹣、NO3﹣

    7.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

    B.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

    C.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8.(2017淄博化学)以下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基本经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制取氧气              B.

    稀释浓硫酸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粗盐过滤

    9.(2017淄博化学)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剩余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

    D.

    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10.(2017淄博化学)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图a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B.图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和受到热气流带来空气的助燃

    C.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圈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

    D.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二、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共5小题,每小题2个评价点,满分10个评价点)

    11.(2017淄博化学)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人人都要成为化学家,更重要的是学会用化学观点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应先做灯火实验

    B.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应先开窗通风,不能立即开灯

    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杀菌作用,因此可用重金属盐溶液浸泡海产品

    D.海底蕴藏着大量“可燃冰”,以它为燃料不会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产生影响

    1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铜、碳酸钠、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该白色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得无色溶液A.

    ②在无色溶液A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得无色溶液B和白色沉淀C;将白色沉淀C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20g.

    ③在20g白色沉淀C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气泡冒出.

    ④在无色溶液B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白色粉末中不含碳酸钙、硫酸钠、硫酸铜

    B.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两种溶质

    C.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钠

    D.步骤③生成的气体质量可能是4.4g

    13.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X既能与Y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

     

    X

    Y

    Z

    CO2

    Ca(OH)2溶液

    H2O

    H2

    Cl2

    CuO

    Ba(NO3)2溶液

    稀硫酸

    Na2CO3溶液

    Fe2O3

    CO

    稀硫酸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15.除了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

    B.KCl溶液(CaCl2)﹣﹣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过滤

    C.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

    D.H2气体(HCl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

     

    三.(2017淄博化学)理解与运用(本题共7小题,共41个评价点)

    16.下面连环画记录了高华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的一天.据图回答:

    (1)她吃早餐.

    早餐食物中有馒头、牛奶、鸡蛋和苹果,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陶瓷餐盘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硅酸钙(Ca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

    (2)她出发了.

    她携带的物品中,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塑料水壶B.纯棉帽子C.涤纶背包

    如图③所示,乘坐地铁禁止携带的物品中,属于易燃易爆品的是  .

    她来到博物馆门口.

    同学们在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大理石雕像前,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  .

    (4)她和同学们进入博物馆.她看到了许多矿石标本,其中的4种矿石及其主要成分如下:

    上述矿石标本的主要成分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是  (填字母序号).

    她根据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推测以辉铜矿为原料,可制得含铜元素或含硫元素的产品,她的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

    她依据化学式计算出Cu(OH)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5)(2017淄博化学)参观结束时,老师进行了小结,并就金属冶炼提出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用化学方程式作答.

    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  .

    17.图中的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分别是由H、O、S、Na、Ca、Cu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其中B、E是氧化物,E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2:3,C、F、H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F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G的溶液呈蓝色,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G的化学式为  .

    (2)写出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G和H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4)写出C→B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甲、乙、丙、丁4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俗称纯碱,其化学式为  .

    (2)乙是一种氧化物,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乙的名称是  .

    (3)丙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1,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4)(2017淄博化学)如图2所示(夹持仪器略去,K1、K2均关闭),打开K1,待液体全部流下,立即关闭K1,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且烧杯中丁的溶液变浑浊.充分反应后,打开K1和K2,使液体全部流入锥形瓶,瓶中无明显现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烧杯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

    ②取反应后锥形瓶中的溶液,测得pH=3,则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除HCl外,还有  .

    19.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李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图中①的现象是:  .

    (3)写出一个符合图中③的化学方程式  .

    (4)图中性质④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5)图中⑤的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  (填用途).

    20.(2017淄博化学)某烟气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SO2,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CaSO4•2H2O)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下:

    (1)设备1中,通过喷淋水脱去烟气中的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设备2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将H2SO3转化为  .

    (3)设备3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

    21.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图示为部分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图A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  关系密切;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工业上可用氯化钠生产一种常用的碱,即氯化钠饱和水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这种碱、氯气(Cl2)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图B示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图可知,这两个反应在微观实质上的共同点是  .

    22.某化工厂的废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锌.某同学取适量的上述废液样品,将一定质量的镁粉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请填空:

    (1)若得到的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  .

    (2)若得到的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至少含有  种金属.

    (3)反应后得到滤渣的质量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反应前加入镁粉的质量.

     

    四、(2017淄博化学)实验与探究(共2小题,22个评价点)

    2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洗气装置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F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则该混合气体应从F装置的  口(填“①”或“②”)通入.

    24.双吸剂”是一种常见袋装食品的保鲜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某食品袋中发现一包“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

    同学们 对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2FeCl3=3FeCl2;

    ②碱性的Na2CO3溶液可以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0、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1】下表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记录的实验报告,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

      .用带异營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导管另 一端伸入澄清石灰水中.

    试管中固体逐漸减少,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样品中一定含有

      

    不含Fe203.

    ②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 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 色酚酞试液.

    试管底部有不溶物,上层清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样品中含有

      .

    【实验质疑】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认为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五.(2017淄博化学)分析与计算(7个评价点)

    25.在实验室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Ca(OH)2粉末状试剂.他们对该试剂进行了定量实验分析:称取试剂19.8g放入锥形瓶中,加入30.2g的水,充分振荡,再向锥形瓶中依次滴加25g盐酸充分反应.测得部分数据与图象如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25

    25

    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g)

    75

    100

    a

    150

    172.8

    197.8

    (1)a的数值为  ,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得出该试剂己部分变质的结论,其依据是(通过实验数据和图象做出你的分析)  .

    (2)b的数值为  .

    (3)计算该试剂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盐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17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个评价点,共20个评价点)

    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能用化学变化做出解释的是(  )

    A.食盐做调味品和防腐剂              B.苹果催熟香蕉,柿子等水果

    C.汽油洗除衣物上少量油污              D.洁厕灵清除卫生器具顽渍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绳锯木断、花香四溢、烟消云散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铁锈是新物质.

    【解答】解:A.食盐做调味品和防腐剂是因为氯化钠具有咸味以及具有防止细菌滋生的性质,属于发生化学变化;

    B.苹果能释放出乙烯,乙烯与香蕉、柿子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而成熟;

    C.油污能溶解在汽油中,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洁厕灵中的酸能与顽渍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物质.

    故选C.

     

    2.(2017淄博化学)下列符号与其叙述对应一致的是(  )

    A.3H﹣3个氢元素              B.C60﹣60个碳原子

    C.﹣铁的化合价显+3价              D.NaCO﹣碳酸钠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A、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故3H表示3个氢原子,故错误;

    B、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故C60表示碳60分子,故错误;

    C、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表示铁的化合价为+3;故正确;

    D、碳酸钠是由显+1价的钠元素和显﹣2价的碳酸根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错误;

    故选C

     

    3.(2017淄博化学)分类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氧化物:生石灰、铁锈和“干冰”

    B.复合肥: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硝酸钾

    C.单质:金刚石、液氧和铜粉

    D.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等,根据以上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锈属于混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归类不正确.

    B、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硝酸钾都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都属于复合肥;故选项归类正确.

    C、金刚石、液氧和铜粉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故选项归类正确.

    D、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归类正确.

    故选A.

     

    4.(2017淄博化学)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考点】氧化反应;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A、根据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跟某些化合物里的氧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解答;

    B、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解答;

    C、根据燃烧的条件解答;

    D、根据化合物的定义解答.

    【解答】解:A、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跟某些化合物里的氧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例如,H2与CuO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中H2与CuO中O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故错误;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可能是离子构成,故错;

    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能燃烧,还需要和氧气接触,故错;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对.

    答案:D

     

    5.(2017淄博化学)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

    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同一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可以比较同一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确定析出晶体的方法,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A、物质的溶解度是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而这里没有指明温度,故无法比较甲和乙的溶解度的大小,错误;

    B、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都是40g,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40g,故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正确;

    C、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如果是不饱和溶液则不一定,错误;

    D、t2℃时,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此处没有提溶液质量的关系,无法比较,错误;

    故选B.

     

    6(2017淄博化学).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H+、Cl﹣、CO32﹣﹣              B.Na+、K+、NO3﹣、Cl﹣

    C.H+、Na+、OH﹣、SO42﹣              D.Ag+、Ca2+、Cl﹣、NO3﹣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

    【解答】解:A、H+与CO32﹣反应有气体二氧化碳生成,不能共存,故错误;

    B、四种离子Na+、K+、NO3﹣、Cl﹣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正确;

    C、H+与OH﹣结合生成水,不能共存,故错误;

    D、Ag+与Cl﹣结合生成白色沉淀AgCl,不能共存,故错误;

    故选:B.

     

    7.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

    B.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

    C.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碱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分析】A、根据能够生成沉淀的反应,不一定有碱的参与,如碳酸钠和氯化钙的反应分析;

    B、根据常见的反应分析,如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产生氮气和二氧化碳等;

    C、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能够生成水结合基本反应类型分析;

    D、根据置换反应的特征分析.

    【解答】解:A、生成沉淀的反应较多,如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是盐和盐的反应,因此不一定有碱的参与,故选项错误;

    B、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产生氮气和二氧化碳,没有单质的反应,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由一种单质和另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和另外的物质,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反应物必须是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则生成的物质除了单质,另一种物质肯定是化合物,因此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8.以下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基本经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制取氧气              B.

    稀释浓硫酸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粗盐过滤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收集方法.

    【分析】A、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解答】解:A、实验室用固液常温型制取氧气时,为防止产生的氧气从长颈漏斗中逸出,长颈漏斗的末端应伸入液面以下,图中长颈漏斗的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2017淄博化学)

    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剩余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

    D.

    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考点】电解水实验;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溶液的稀释;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条件与实际操作,然后与图象反映出的关系相比较,进行判断.这类题的特点是借助数学模型,利用图象信息来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解答这类题,首先应认真分析坐标轴代表的意义,图象的起止点和走向特征,然后读取所需的信息应用到化学问题中.

    【解答】解:A.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故错误;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元素的质量不变,但是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因此其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故错误;

    C.氢氧化钠显碱性,加水稀释后,碱性减弱,但是不会显酸性,故错误;

    D.相同的质量的镁和铁与足量的酸反应后,镁产生的氢气多,因为镁比铁活泼,所以镁最先反应结束,故正确.

    故选D.

     

    10.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图a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B.图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和受到热气流带来空气的助燃

    C.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圈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

    D.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A、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能改变;

    B、燃烧的条件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C、燃烧的条件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D、根据物质充分燃烧时需要足够的氧气,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达到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温度等因素来分析燃烧是否充分.

    【解答】解:A、火柴梗竖直向上时,不能充分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使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而不是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故错误.

    B、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使其温度达到着火点和受到热气流带来新鲜空气的助燃,故正确;

    C、蜡烛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熄灭的原因是:金属是热的良导体,把产生的热量迅速向四周传导,使温度降低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故正确;

    D、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料的燃烧,故正确;

    故选A.

     

    二、(2017淄博化学)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共5小题,每小题2个评价点,满分10个评价点)

    11.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人人都要成为化学家,更重要的是学会用化学观点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应先做灯火实验

    B.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应先开窗通风,不能立即开灯

    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杀菌作用,因此可用重金属盐溶液浸泡海产品

    D.海底蕴藏着大量“可燃冰”,以它为燃料不会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产生影响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防范爆炸的措施;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

    【分析】A、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和燃烧,含量过高对人体有害;

    B、根据液化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充分接触,遇电火花可能会产生爆炸分析;

    C、根据重金属盐有毒,不能用重金属盐溶液浸泡海产品分析;

    D、根据“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析.

    【解答】解:A、久未开启的地窖中可能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和燃烧,含量过高对人体有害,因此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应先做灯火实验,故A说法正确;

    B、液化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充分接触,遇电火花可能会产生爆炸,开灯产生的电火花会引燃泄漏的液化气,因此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应先开窗通风,不能立即开灯,故说法正确;

    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杀菌作用,但是不能用重金属盐溶液浸泡海产品,因为吃了后易导致中毒,故C说法错误;

    D、“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因此以“可燃冰”为燃料会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产生影响,故D说法错误.

    故选AB.

     

    12.(2017淄博化学)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铜、碳酸钠、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该白色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得无色溶液A.

    ②在无色溶液A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得无色溶液B和白色沉淀C;将白色沉淀C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20g.

    ③在20g白色沉淀C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气泡冒出.

    ④在无色溶液B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白色粉末中不含碳酸钙、硫酸钠、硫酸铜

    B.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两种溶质

    C.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钠

    D.步骤③生成的气体质量可能是4.4g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钡沉淀溶于酸,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称取一定质量的该白色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得无色溶液A,碳酸钙难溶于水,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所以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碳酸钙、硫酸铜;在无色溶液A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得无色溶液B和白色沉淀C;将白色沉淀C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20g,在20g白色沉淀C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气泡冒出,说明白色沉淀C是硫酸钡沉淀和碳酸钡沉淀的混合物,所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钡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钠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是过量的,所以B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钡,在无色溶液B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B中含有氯离子,但是加入的氯化钡引入了氯离子,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氯化钠,不会影响实验现象,所以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氯化钠,

    A、通过推导可知,白色粉末中不含碳酸钙、硫酸铜,故A错误;

    B、通过推导可知,无色溶液B中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钡,故B正确;

    C、通过推导可知,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氯化钠,故C错误;

    D、通过方程式:BaCO3+2HCl=BaCl2+H2O+CO2↑,可以看出,生成4.4克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钡19.7克,而沉淀为20g,故D正确.

    故选:BD.

     

    13.(2017淄博化学)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X既能与Y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

     

    X

    Y

    Z

    CO2

    Ca(OH)2溶液

    H2O

    H2

    Cl2

    CuO

    Ba(NO3)2溶液

    稀硫酸

    Na2CO3溶液

    Fe2O3

    CO

    稀硫酸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分析】①CO2能与Ca(OH)2溶液反应,又能与水反应;

    ②H2既可以与氯气反应又可以与氧化铜反应;

    ③Ba(NO3)2溶液与稀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又能与Na2CO3溶液生成碳酸钡沉淀;

    ④Fe2O3与CO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铁和水.

    【解答】解:①CO2能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又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①符合;

    ②H2既可以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在加热条件下可以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故②不符合;

    ③Ba(NO3)2溶液与稀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又能与Na2CO3溶液生成碳酸钡沉淀,故③符合;

    ④Fe2O3与CO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常温下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铁和水,故④不符合.

    故选B.

     

    14.(2017淄博化学)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

    【解答】解:A、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B、丙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4):(24﹣4)=7:5,该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6﹣8):(32﹣4)=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5.(2017淄博化学)除了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

    B.KCl溶液(CaCl2)﹣﹣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过滤

    C.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

    D.H2气体(HCl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二氧化碳不能与CaCl2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2CO3能与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HCl气体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三.(2017淄博化学)理解与运用(本题共7小题,共41个评价点)

    16.下面连环画记录了高华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的一天.据图回答:

    (1)她吃早餐.

    早餐食物中有馒头、牛奶、鸡蛋和苹果,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牛奶、鸡蛋 .

    陶瓷餐盘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硅酸钙(Ca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4 .

    (2)她出发了.

    她携带的物品中,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C (填字母序号)

    A.塑料水壶B.纯棉帽子C.涤纶背包

    如图③所示,乘坐地铁禁止携带的物品中,属于易燃易爆品的是 汽油,酒精; .

    她来到博物馆门口.

    同学们在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大理石雕像前,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 碳酸钙 .

    (4)她和同学们进入博物馆.她看到了许多矿石标本,其中的4种矿石及其主要成分如下:

    上述矿石标本的主要成分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是 B (填字母序号).

    她根据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推测以辉铜矿为原料,可制得含铜元素或含硫元素的产品,她的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 元素种类 不变.

    她依据化学式计算出Cu(OH)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22 .

    (5)参观结束时,老师进行了小结,并就金属冶炼提出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用化学方程式作答.

    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 3CO+Fe2O32Fe+3CO2 .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铁的冶炼;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1)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硅酸钙的化学式进行解答;

    (2)根据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根据易燃易爆品的分类进行分析;

    (3)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4)①根据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来分析;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③相对分子质量就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5)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1)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牛奶和鸡蛋中富含蛋白质;苹果中富含维生素;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4价;

    故填:牛奶、鸡蛋;+4;

    (2)A、塑料水壶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正确;

    B、纯棉帽子用棉线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错误;

    C、涤纶背包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正确;

    故填:AC;

    汽油和酒精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易爆品;

    故填:汽油,酒精;

    (3)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故填:碳酸钙;

    (4)①A.主要成分中含有两种元素;B.主要成分中含有四种元素;C.主要成分中含有三种元素;D.主要成分中含有两种元素;

    故填:B;

    ②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以辉铜矿为原料,可制得含铜元素或含硫元素的产品;

    故填:元素种类;

    ③Cu2(OH)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64×2+16×5+1×2+12×1═222;

    故填:222;

    (5)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其中一氧化碳体现出了具有还原性;

    故填:3CO+Fe2O32Fe+3CO2.

     

    17.(2017淄博化学)图中的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分别是由H、O、S、Na、Ca、Cu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其中B、E是氧化物,E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2:3,C、F、H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F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G的溶液呈蓝色,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G的化学式为 CuSO4 .

    (2)写出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3+2NaOH=Na2SO4+H2O .

    (3)G和H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复分解反应 .

    (4)写出C→B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OH)2CuO+H2O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分别是由H、O、S、Na、Ca、Cu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B、E是氧化物,E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2:3,所以E是三氧化硫,C、F、H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F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F是氢氧化钠,H是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G的溶液呈蓝色,所以G是硫酸铜,三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所以B是水,A是硫酸钠,C会转化成水,所以C是氢氧化铜,D是硫酸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分别是由H、O、S、Na、Ca、Cu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B、E是氧化物,E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2:3,所以E是三氧化硫,C、F、H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F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F是氢氧化钠,H是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G的溶液呈蓝色,所以G是硫酸铜,三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所以B是水,A是硫酸钠,C会转化成水,所以C是氢氧化铜,D是硫酸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G的化学式为:CuSO4;

    (2)E和F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三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SO3+2NaOH=Na2SO4+H2O;

    (3)G和H的反应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所以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4)C→B发生的分解反应是氢氧化铜加热生成氧化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CuO+H2O.

    故答案为:(1)CuSO4;

    (2)SO3+2NaOH=Na2SO4+H2O;

    (3)复分解反应;

    (4)Cu(OH)2CuO+H2O.

     

    18.甲、乙、丙、丁4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俗称纯碱,其化学式为 Na2CO3 .

    (2)乙是一种氧化物,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乙的名称是 氧化钙 .

    (3)丙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1,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4)如图2所示(夹持仪器略去,K1、K2均关闭),打开K1,待液体全部流下,立即关闭K1,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且烧杯中丁的溶液变浑浊.充分反应后,打开K1和K2,使液体全部流入锥形瓶,瓶中无明显现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烧杯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CO2+Ca(OH)2═CaCO3↓+H2O. .

    ②取反应后锥形瓶中的溶液,测得pH=3,则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除HCl外,还有 NaCl、CaCl2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碳酸钠俗称纯碱,写出化学式;

    (2)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能放出大量的热分析回答;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分析;

    (4)①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和水分析回答;

    ②根据盐酸、碳酸钠、氢氧化钙的性质分析.

    【解答】解:(1)甲俗称纯碱,则甲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

    (2)由于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能放出大量的热,氧化钙是由钙、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由此可知,乙的名称是氧化钙.

    (3)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丙为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知,在方框中补应补充两个水分子,见下图:

    (4)①由于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氢氧化钙是由上述中的元素组成的,所以,丁物质是氢氧化钙,反应的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②由题意可知,锥形瓶中的溶液的pH=3,说明溶液中有剩余的盐酸,则碳酸钠、氢氧化钙完全反应,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除HCl外,还有盐酸与碳酸钠、氢氧化钙生成的NaCl、CaCl2.

    故答为:(1)Na2CO3;(2)氧化钙;(3);(4)①CO2+Ca(OH)2═CaCO3↓+H2O;②NaCl;CaCl2.

     

    19.(2017淄博化学)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李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 偏大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图中①的现象是: 石蕊变红 .

    (3)写出一个符合图中③的化学方程式 HCl+AgNO3=AgCl↓+HNO3 .

    (4)图中性质④属于 复分解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5)图中⑤的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 盐酸除铁锈 (填用途).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测定盐酸的pH时,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后,相当于盐酸溶液被稀释,酸性减弱.

    (2)酸跟石蕊指示剂反应,使其颜色变为红色.

    (3)跟某些盐反应生成另外的酸和盐,前提是有一种生成物为气体或沉淀.

    (4)酸与碱的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5)图中⑤的性质内容较广,可以是指盐酸与碱反应,也可以是指盐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解答】解:(1)测定盐酸的pH时,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后,相当于盐酸溶液被稀释,酸性减弱,则结果会偏大.

    (2)酸跟石蕊指示剂反应,使其颜色变为红色.

    (3)跟某些盐反应生成另外的酸和盐,前提是有一种生成物为气体或沉淀,如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

    (4)酸与碱的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5)铁锈属于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由此性质盐酸在工业上可用于除锈.

    故答案为:

    (1)偏大;

    (2)石蕊变红;

    (3)HCl+AgNO3=AgCl↓+HNO3(合理即可);

    (4)复分解;

    (5)盐酸除铁锈(合理即可).

     

    20.某烟气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SO2,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CaSO4•2H2O)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下:

    (1)设备1中,通过喷淋水脱去烟气中的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H2O=H2SO3 .

    (2)设备2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将H2SO3转化为 亚硫酸钙 .

    (3)设备3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O,S .

    【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SO2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解答;

    (2)根据H2SO3和CaCO3反应生成亚硫酸钙解答;

    (3)根据氧气和CaSO3反应生成硫酸钙解答.

    【解答】解:(1)SO2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H2SO3;

    (2)据H2SO3和CaCO3反应生成亚硫酸钙;

    (3)氧气和CaSO3反应生成硫酸钙,氧元素由0价变为﹣2价,硫元素由+4价变为+6价.

    答案:(1)SO2+H2O=H2SO3;(2)CaSO3;(3)O,S.

     

    21.(2017淄博化学)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图示为部分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图A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关系密切;氯化钠是由 离子 构成的.工业上可用氯化钠生产一种常用的碱,即氯化钠饱和水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这种碱、氯气(Cl2)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2NaOH+Cl2↑+H2↑ .

    (2)图B示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图可知,这两个反应在微观实质上的共同点是 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银沉淀 .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2)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硝与酸银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银沉淀.

    【解答】解:(1)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电解氯化钠溶液时,两电极上分别产生氯气和氢气,并在溶液中生成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Cl2↑+H2↑;

    故填:最外层电子数,离子;2NaCl+2H2O2NaOH+Cl2↑+H2↑;

    (2)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银沉淀;故填: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银沉淀.

     

    22.(2017淄博化学)某化工厂的废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锌.某同学取适量的上述废液样品,将一定质量的镁粉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请填空:

    (1)若得到的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Zn(NO3)2、Mg(NO3)2、Fe(NO3)2 (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 AgNO3 .

    (2)若得到的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至少含有 2 种金属.

    (3)反应后得到滤渣的质量 大于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反应前加入镁粉的质量.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镁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银,能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铁,能和硝酸锌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锌;

    硝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溶液.

    【解答】解:(1)将一定质量的镁粉加入样品中,镁先和硝酸银反应,再和硝酸亚铁反应,最后和硝酸锌反应,若得到的滤液为浅绿色,说明硝酸亚铁没有完全反应或没有反应,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银和镁反应生成的Mg(NO3)2、没有反应的Zn(NO3)2和Fe(NO3)2;

    如果镁的量很少,则硝酸银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反应,因此可能含有AgNO3;

    (2)若得到的滤液为无色,说明硝酸银和硝酸亚铁已经完全反应,硝酸锌是否反应无法确定,因此滤渣中至少含有Ag、Fe;

    (3)镁和硝酸银、硝酸亚铁、硝酸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Mg+2AgNO3=Mg(NO3)2+2Ag,Mg+Fe(NO3)2=Mg(NO3)2+Fe,Mg+Zn(NO3)2=Mg(NO3)2+Zn,

    24                  216  24                      56  24                      65

    由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反应后得到滤渣的质量大于反应前加入镁粉的质量.

    故填:Zn(NO3)2、Mg(NO3)2、Fe(NO3)2;AgNO3;2;大于.

     

    四、实验与探究(共2小题,22个评价点)

    2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洗气装置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长颈漏斗 .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A (填字母).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F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则该混合气体应从F装置的 ② 口(填“①”或“②”)通入.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气体的净化(除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3)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通过长颈漏斗可以向反应容器中注入液体药品.

    故填: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因为反应需要加热,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

    故填:2KClO32KCl+3O2↑;A.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F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时,该混合气体应从F装置的②口通入.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②.

     

    24.(2017淄博化学)双吸剂”是一种常见袋装食品的保鲜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某食品袋中发现一包“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

    同学们 对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2FeCl3=3FeCl2;

    ②碱性的Na2CO3溶液可以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0、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1】下表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记录的实验报告,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

     稀盐酸 .用带异營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导管另 一端伸入澄清石灰水中.

    试管中固体逐漸减少,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样品中一定含有

     Fe和CaCO3 

    不含Fe203.

    ②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 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 色酚酞试液.

    试管底部有不溶物,上层清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样品中含有

     氧化钙或氢氧化钙或二者都有 .

    【实验质疑】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认为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 Fe2O3+6HCl═2FeCl3+3H2O;Fe+2FeCl3=3FeCl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实验探究1】根据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去分析解答;

    【实验质疑】根据实验结论中的物质加水后发生的反应去分析解答.

    【解答】解:【实验探究1】由题目中可知固体成分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由表中实验现象:“试管中固体逐渐减少,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固体和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变浊的气体),和一种含有Fe2+的物质(得到浅绿色溶液),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为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而铁也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其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可以推出加入的这种物质为稀盐酸,固体物质中一定有的物质是Fe和CaCO3;其他的固体物质中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的有:①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溶液为无色)和水,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O+2HCl═CaCl2+H2O;②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溶液为无色)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为黄色)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由于最后所得溶液没有显黄色,也就是溶液中没有,所以固体物质中一定没有Fe2O3.

    加水溶解后,氧化钙可和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氢氧化钙的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实验质疑】由于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铁,可能会继续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Fe+2FeCl3=3FeCl2.

    故答案为:【实验探究1】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用带异營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导管另 一端伸入澄清石灰水中.

    试管中固体逐漸减少,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样品中一定含有Fe和CaCO3

    不含Fe203.

    ②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 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 色酚酞试液.

    试管底部有不溶物,上层清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样品中含有氧化钙或氢氧化钙或二者都有

    【实验质疑】Fe2O3+6HCl═2FeCl3+3H2O;Fe+2FeCl3=3FeCl2.

     

    五.分析与计算(7个评价点)

    25.在实验室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Ca(OH)2粉末状试剂.他们对该试剂进行了定量实验分析:称取试剂19.8g放入锥形瓶中,加入30.2g的水,充分振荡,再向锥形瓶中依次滴加25g盐酸充分反应.测得部分数据与图象如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25

    25

    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g)

    75

    100

    a

    150

    172.8

    197.8

    (1)a的数值为 125 ,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得出该试剂己部分变质的结论,其依据是(通过实验数据和图象做出你的分析) 加入第六次盐酸后总量有25g×6+19.8g+30.2g﹣197.8g=2.2g,少了2.2g,其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证明变质,而前四次质量不变,说明有氢氧化钙没变质,所以应该是部分变质 .

    (2)b的数值为 2.2 .

    (3)计算该试剂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盐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数据分析题主要是判断反应恰好进行完全的时间,另外本题求算氢氧化钙的质量不应该采取总质量减去碳酸钙的质量,而是根据二氧化碳求算盐酸的质量分数,进而根据和氢氧化钙反应的盐酸求算氢氧化钙的质量(变质的氢氧化钙中可能含有水分,如果特别强调不含水,可以采取总质量减去碳酸钙)

    【解答】解:数据处理如下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25

    25

    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g)

    75

    100

    a

    150

    172.8

    197.8

    反应前总质量

    75

    100

    125

    150

    175

    197.8

    变化量

    0

    0

    0

    0

    2.2

    0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前四次总质量不变,表示过程消耗盐酸,但是无气体生成,说明氢氧化钙有没变质的,而继续加入盐酸,在第五次中质量变化为2.2g,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证明氢氧化钙变质了.结果就是氢氧化钙是部分变质的.

    由于前四次都是总质量不变,所以a=125,b为2.2.

    从第五次可以看出25g盐酸恰好反应生成2.2g二氧化碳.

    所以设盐酸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73                          44

                   25gx                      2.2g

    =

    x=14.6%

    由于100g盐酸和氢氧化钙恰好反应,则设氢氧化钙的质量为y

    Ca(OH)2+2HCl=CaCl2+2H2O

    74               73

    y                100g×14.6%

    =

    y=14.8g

    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100%≈74.7%

    答案:(1)125;加入第六次盐酸后总量有25g×6+19.8g+30.2g﹣197.8g=2.2g,少了2.2g,其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证明变质,而前四次质量不变,说明有氢氧化钙没变质,所以应该是部分变质.

    (2)2.2.

    (3)试剂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74.7%、盐酸的质量分数14.6%

     

    第1页(共3页)

     

    相关阅读

    孔乙己人物形象特点分析 讲述了什么故事

    2022-10-19

    自然界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光色素种类有哪些

    2022-10-19

    综合评价招生报考条件 有哪些优势

    2022-10-19

    中括号在数学中的含义 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2022-10-19

    济南最好的职高学校 济南职高学校推荐

    2022-10-19

    应然和实然是什么意思 两者有区别吗

    2022-10-19

    地理地中海气候特点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哪里

    2022-10-19

    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022-10-19

    济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地址在哪里 怎么去

    2022-10-19

    亟需和急需的区别是什么

    2022-10-19

    综合评价招生是什么意思 报名条件是什么

    2022-10-19

    怎样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英语作文万能句子

    2022-10-19

    可见光波长范围是多少 有哪些特性

    2022-10-19

    中考前如何提高学习成绩 有哪些技巧

    2022-10-19

    e,k在数学中代表什么

    202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