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网保定中考地区

请选择

    返回
    初三网 > 保定中考 > 保定中考试题 > 保定化学试题 > 正文

    2018保定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文/赵妍妍

     

    由于格式问题此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情况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点击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保定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常常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锹越使用越小

    B.衣柜中放置的卫生球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C.鲜菜放置在空气中逐渐变焉了

    D.小米粥变酸了

    2.“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硫磺、木炭组成,属于(  )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D.混合物

    3.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4.氧气是自然存在的重要物质,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B.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C.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

    5.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溶解性              C.颜色              D.挥发性

    6.(保定中考化学)银元素和金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元素符号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核电荷数不同

    7.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11              B.元素名称为钠

    C.元素符号为Na              D.核外电子数为22.99

    8.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mg/L):Ca~20、K~3、Zn~0.06、F~0.02等.这里Ca、K、Zn、F是指(  )

    A.元素              B.离子              C.原子              D.单质

    9.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净化水的过程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吸附沉淀              B.静置沉淀              C.过滤              D.蒸馏

    11.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一个碳原子,代表一个氢原子,代表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D.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12.化学家们正在探索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如纳米TiO2可制成性能优越的隐身型涂料,用于导弹等武器装备上.TiO2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3              C.+4              D.+6

    13.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B

    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

    物质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D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A.A              B.B              C.C              D.D

    14.(保定中考化学)硫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实验现象是(  )

    A.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B.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C.火焰呈黄色,有大量白烟生成

    D.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15.试管在化学实验中常与其他仪器和药品同时使用(图中其他仪器和药品略去).如图试管的朝向与实验项目相对应且正确的是(  )

    A.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B.

    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初始阶段

    C.

    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D.

    给液体加热

    16.常温常压下在实验室收集NH3(气体),与选择收集方法无关的信息是(  )

    A.NH3的密度              B.NH3在水中的溶解性

    C.空气的密度              D.NH3的质量

    17.某同学用氯酸钾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该同学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的(  )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②试管外壁潮湿  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④忘了加催化剂  ⑤加热时与灯芯接触  ⑥一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

    A.全部              B.除④外              C.除⑤⑥外              D.①②③

    18.根据化学反应3NO2+H2O→2HNO3+X,推断X的化学式为(  )

    A.NO              B.N2              C.N2O3              D.N2O5

    19.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于是就拿磁铁来吸了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  )

    A.假设              B.实验              C.做结论              D.观察

    20.(保定中考化学)小兰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

    A.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实验中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氧气消耗尽

    C.实验中可能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

    D.将红磷改为木炭再重做实验

    21.小军同学所做下列实验中,能证明澄清透明的矿泉水是混合物的实验是(  )

    A.取1﹣2滴矿泉水在玻璃片上蒸发

    B.仔细品尝矿泉水的味道

    C.取一滴矿泉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D.将矿泉水过滤

    22.小明同学在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蜡烛用刀片切下一块,把它放入水中.他这个实验不能证明的是(  )

    A.蜡烛质软

    B.石蜡难溶于水

    C.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D.蜡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23.从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24.如图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根据示意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可以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B.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C.氢元素和氧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水分子

    D.每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两个水分子

    25.(保定中考化学)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5

    0

    84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A和C

    B.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后,生成D的质量为84g

    D.反应后,待测A的质量为26g

     

    二、填空及简答

    26.用微粒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1)2个氢原子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3)正三价的铁元素     ;(4)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     ;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27.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应预先     ,目的是     .

    28.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2CO+O22CO2  2Mg+O22MgO   4P+5O22P2O5

    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1)     (2)     .

    29.某小组同学进行了有关蜡烛成分测定的实验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液滴

    产物中有     

    将内壁涂有     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由此可知:蜡烛的成分主要由     元素组成,可能还含有     .

    30.淡水危机日趋严重,为了解决淡水危机,首先要积极开发淡水资源,保护现有的淡水资源.

    (1)清说出你或你的家人在生活中常用的一些节水方法(最少列举三点):

    ①     ;②     ;③     .

    (2)自然界的水有硬水和软水之分,用     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在家庭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     .

    31.A、B、C三种元素,A元素的单质是最清洁的燃料;B元素的单质能在C元素的单质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元素的单质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1)写出A、B、C三种元素的名称或符号:A     、B     、C     ;

    (2)写出B、C二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

    (3)写出A的单质在C的单质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与探究题

    32.(保定中考化学)我们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还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报告.

    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取少量硫点燃后放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取少量硫点燃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B

    取粗铁丝烧红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不发生燃烧

         

    取细铁丝烧红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通过比较A、B两组对比实验的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的规律是     ,     .

    33.通过学习化学,我们知道了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

    A.电解水 B.分离空气 C.加热高锰酸钾 D.分解过氧化氢 E.     .

    (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图1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②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图2: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导入;若用排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导入;若要使用丙瓶中已集满的氧气,水应从     (选填“a”或“b”)端导入.

     

    四、计算题(共1小题,满分7分)

    34.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用氯化钯(PdCl2)可以测定微量CO的存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dCl2+CO+H2O=Pd↓+2HCl+CO2.若反应后得到Pd的质量为1.06g,则测得CO的质量为多少克?(已知Pd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

     

    保定中考化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保定中考化学)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常常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锹越使用越小

    B.衣柜中放置的卫生球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C.鲜菜放置在空气中逐渐变焉了

    D.小米粥变酸了

    【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锹越使用越小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衣柜中放置的卫生球逐渐变小,最后消失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鲜菜放置在空气中逐渐变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小米粥变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2.“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硫磺、木炭组成,属于(  )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D.混合物

    【考点】A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解答】解:“黑火药”由硝酸钾、硫磺、木炭等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故选D.

     

    3.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考点】61: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

    【解答】解:A、氮气占78%,故选项错误;

    B、氧气占21%,故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占0.03%,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占0.94%,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氧气是自然存在的重要物质,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B.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C.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

    【考点】68:氧气的化学性质;67:氧气的物理性质;6C: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6F: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分析】A、根据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解答;

    B、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解答;

    C、根据氧气的溶解性是不易溶于水解答;

    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解答.

    【解答】解:

    A、氧气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故正确;

    B、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故正确;

    C、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肯定有一定量的氧气,而氧气的溶解性是不易溶于水.故错误;

    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可观察到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正确.

    故选:C.

     

    5(保定中考化学).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溶解性              C.颜色              D.挥发性

    【考点】E4: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助燃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解答】解:A、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助燃性等,故选项正确;

    B、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颜色、状态等,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6.银元素和金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元素符号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核电荷数不同

    【考点】C1:元素的概念.

    【分析】根据已有的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据此解答.

    【解答】解:银元素和金元素是不同的元素,其本质区别在于核内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观察选项,故选D.

     

    7.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11              B.元素名称为钠

    C.元素符号为Na              D.核外电子数为22.99

    【考点】C5: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由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元素名称是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Na,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由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应为1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8(保定中考化学).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mg/L):Ca~20、K~3、Zn~0.06、F~0.02等.这里Ca、K、Zn、F是指(  )

    A.元素              B.离子              C.原子              D.单质

    【考点】C1:元素的概念.

    【分析】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mg/L):Ca~20、K~3、Zn~0.06、F~0.02等.这里Ca、K、Zn、F是指元素,它们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解答】解:物质中的成分不论以何种状态存在,其质子数不变,故题目中的Ca、K、Zn、F是指元素.

    故选A.

     

    9.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4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43:称量器﹣托盘天平;49:液体药品的取用;4G: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A、从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能接触焰心去分析解答;

    B、从用胶头滴管向容器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要把滴管伸入容器内去分析解答;

    C、从过虑时,为防止液体洒落到烧杯外,应用玻璃棒引流去分析解答;

    D、从氢氧化钠是有腐蚀性且易潮解的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去分析解答;

    【解答】解: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能接触焰心,焰心的温度很低,会使试管因骤冷而炸裂;故错误;

    B、用胶头滴管向容器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要把滴管伸入容器内;故正确;

    C、过虑时,为防止液体洒落到烧杯外,应用玻璃棒引流;故错误;

    D、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但氢氧化钠是有腐蚀性且易潮解的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故错误;

    故答案为:B.

     

    10.下列净化水的过程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吸附沉淀              B.静置沉淀              C.过滤              D.蒸馏

    【考点】75:水的净化.

    【分析】根据吸附、过滤、自然沉降、蒸馏的净水原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吸附沉淀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所得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不是纯水.

    B、通过过滤可使水中不溶性杂质与水分离,所得到的水中可能还会含有小颗粒的固体及可溶性杂质,不是纯水.

    C、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所得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的杂质、钙镁化合物等,不是纯水.

    D、根据净水的原理、方法可知,蒸馏得到的水为纯水.蒸馏得到的水为纯水,所以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

    故选:D.

     

    11.(保定中考化学)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一个碳原子,代表一个氢原子,代表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D.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考点】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A7: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D8: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DA: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A.根据物质的分类来分析;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乙酸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1个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即其化学式为C2H4O2.

    A.由化学式可知,它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正确;

    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2=60,故正确;

    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错误;

    D.1个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即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故正确.

    故选C.

     

    12.化学家们正在探索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如纳米TiO2可制成性能优越的隐身型涂料,用于导弹等武器装备上.TiO2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3              C.+4              D.+6

    【考点】D6: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

    【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TiO2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x+(﹣2)×2=0,则x=+4;

    故选C.

     

    13.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B

    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

    物质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D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A.A              B.B              C.C              D.D

    【考点】B9: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保定中考化学)解:A、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C、物质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是因为高锰酸钾分子分裂成了钾原子、锰原子和氧原子,然后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14.硫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实验现象是(  )

    A.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B.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C.火焰呈黄色,有大量白烟生成

    D.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考点】6A: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分析】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故选:D.

     

    15.(保定中考化学)试管在化学实验中常与其他仪器和药品同时使用(图中其他仪器和药品略去).如图试管的朝向与实验项目相对应且正确的是(  )

    A.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B.

    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初始阶段

    C.

    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D.

    给液体加热

    【考点】48:固体药品的取用;4A: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4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4P: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结合具体的实验熟记操作要领.

    【解答】解: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会产生冷凝水所以试管口向下倾斜,故A错误,

    B、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的固体时,要先将试管平放,故B正确,

    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要用向上排空气法,试管口向上,故C错误,

    D、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与水平面成45度夹角,故D错误,

    故选B.

     

    16.常温常压下在实验室收集NH3(气体),与选择收集方法无关的信息是(  )

    A.NH3的密度              B.NH3在水中的溶解性

    C.空气的密度              D.NH3的质量

    【考点】4P: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分析】根据气体收集方法的选择方法: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来回答本题.

    【解答】解: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故选:D.

     

    17.某同学用氯酸钾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该同学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的(  )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②试管外壁潮湿  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④忘了加催化剂  ⑤加热时与灯芯接触  ⑥一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

    A.全部              B.除④外              C.除⑤⑥外              D.①②③

    【考点】6G: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分析】根据加热制取氧气,就是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一般有: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加热时没有预热、加热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先撤了酒精灯,后移出导管等进行解答.

    【解答】解: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一般有: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加热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致使药品中含的水分在管口形成水滴倒流致使热的试管破裂;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先撤了酒精灯,后移出导管致使试管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冷水倒吸,使试管炸裂,而忘了加二氧化锰不会导致试管炸裂.

    答案:B.

     

    18.(保定中考化学)根据化学反应3NO2+H2O→2HNO3+X,推断X的化学式为(  )

    A.NO              B.N2              C.N2O3              D.N2O5

    【考点】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所含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由此可推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得,X的化学式中应含有N的个数为:3﹣2=1,应含有O的个数为:3×2+1﹣2×3=1,应含有H的个数为:2﹣2=0.故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NO.

    故选A..

     

    19.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于是就拿磁铁来吸了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  )

    A.假设              B.实验              C.做结论              D.观察

    【考点】14: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假设问题,设计与分析,实验,检验实验,表达与交流,用磁铁吸一下是一个具体的操作过程.

    【解答】解:根据叙述可知“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是设计操作实验阶段,所以属于实验部分.假设是对物质的成分等提出可能,之后是针对这些可能进行实验验证的阶段,细分为提出实验方案(就是设计阶段)、实验操作阶段两部分.

    故选B.

     

    20.小兰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

    A.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实验中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氧气消耗尽

    C.实验中可能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

    D.将红磷改为木炭再重做实验

    【考点】62:空气组成的测定.

    【分析】实验装置漏气,红磷燃烧即使能耗尽装置内的氧气,外部空气也会进入装置测不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将红磷改为木炭做此试验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木炭燃烧即使能消耗装置内氧气,但又增加另一气体二氧化碳,导致装置内气压变化不大,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当红磷的量不足,燃烧时就无法将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这样瓶内温度较高,气压还没降低到室温标准,这样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

    【解答】解:

    A、装置漏气,内外的压强差小,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故对;

    B、由于红磷的量不足,燃烧时就无法将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对;

    C、装置末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这样瓶内温度较高,气压还没降低到室温标准,这样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也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对;

    D、将红磷改为木炭做此试验时,由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木炭燃烧即使能消耗装置内氧气,但又增加另一气体二氧化碳,导致装置内气压变化不大,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错.

    故选D.

     

    21.小军同学所做下列实验中,能证明澄清透明的矿泉水是混合物的实验是(  )

    A.取1﹣2滴矿泉水在玻璃片上蒸发

    B.仔细品尝矿泉水的味道

    C.取一滴矿泉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D.将矿泉水过滤

    【考点】A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取1﹣2滴矿泉水在玻璃片上蒸发,有白色固体析出,说明矿泉水中有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矿泉水无味,品尝不能证明是混合物;因为矿泉水经过消毒处理,取一滴矿泉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无变化;将矿泉水过滤,无变化,因为矿泉水已经经过过滤处理.

    【解答】解:A、取1﹣2滴矿泉水在玻璃片上蒸发,有白色固体析出,说明矿泉水中有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B、矿泉水无味,品尝不能证明是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因为矿泉水经过消毒处理,取一滴矿泉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无变化,无法证明它是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将矿泉水过滤,无变化,因为矿泉水已经经过过滤处理,故选项错误;

    故选A

     (保定中考化学)

    22.小明同学在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蜡烛用刀片切下一块,把它放入水中.他这个实验不能证明的是(  )

    A.蜡烛质软

    B.石蜡难溶于水

    C.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D.蜡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考点】55:蜡烛燃烧实验.

    【分析】根据本题中的实验操作及蜡烛所处的环境进行结合题给的选项进行分析并完成判断即可.

    【解答】解:取一根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其硬度不大,质软;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说明蜡烛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但是不能证明蜡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D符合题意.

    答案:D.

     

    23.从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考点】B3: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B2: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B9: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析】图片苯分子图象反映了分子间存在间隔;图片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表示物质由原子构成;图片NaCl晶体模型表示物质可由离子构成;图片水受热蒸发,可体现出受热分子运动速率加快,还表示出分子间存在间隔.

    【解答】解:A、苯分子图象及水受热蒸发的图片,都可以表示出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隔;故A正确;

    B、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文字的图片中的文字是移走原子后所形成的,此图表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原子可以进行移动但却不能说明原子的内部构成;故B不正确;

    C、水受热蒸发前后相比,加热后扩散入空气中的水分子明显增加,可说明受热能使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C正确;

    D、食盐晶体模型图片表示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而苯分子图象及水受热蒸发的图片可表示物质由分子构成;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文字的图片则可以表示物质由原子构成;故D正确;

     

    故选B.

     

    24.(保定中考化学)如图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根据示意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可以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B.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C.氢元素和氧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水分子

    D.每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两个水分子

    【考点】B3: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分析】根据氢气和氧气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每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利用微观图所反映出的以上信息,对比分析反应前后分子构成、原子的种类的关系,对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解:A、该过程反映的是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不是水分解的过程,故说法错误;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而1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故说法错误;

    C、整个过程反映的是水形成的微观过程,可以看出水分子是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该选项混淆了宏观与微观对反应过程的描述,故说法错误;

    D、从图示可以看出在反应时每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两个水分子,故说法正确;

    故选D

     

    25.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5

    0

    84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A和C

    B.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后,生成D的质量为84g

    D.反应后,待测A的质量为26g

    【考点】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可判断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物质A、B、D反应后质量增大,为反应的生成物;物质C反应后质量减小为0,为反应的反应物;该反应可表示为:C→A+B+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计算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4g+6g+111g+4g)﹣(15g+84g)=26g.

    【解答】解:A、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物质A、B、D反应后质量增大,为反应的生成物;物质C反应后质量减小,为反应的反应物;该反应可表示为C→A+B+D,故此选项错误.

    B、化合反应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而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故此选项错误.

    C、D反应后的84g物质中含有原来的4个D;故实际生成的D的质量是80g,故此选项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计算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4g+6g+111g+4g)﹣(15g+84g)=26g,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二、填空及简答

    26.用微粒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1)2个氢原子 2H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N2 ;

    (3)正三价的铁元素  ;(4)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 O2 ;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Al .

    【考点】DF: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为:N2.

    (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正三价的铁元素,故可表示为:

    (4)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因此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气分子;故答案为:O2;

    (5)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

    故答案为:(1)2H  (2)N2   (3);    (4)O2   (5)Al

     

    27.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应预先 少量水或细沙 ,目的是 防止热的四氧化三铁溅落,使集气瓶炸裂 .

    【考点】68:氧气的化学性质.

    【分析】据铁丝燃烧实验分析解答,铁丝燃烧时要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或细沙,目的是为了防止热的四氧化三铁溅落,使集气瓶炸裂.

    【解答】解: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或细沙,目的是为了防止反应后生成的热的四氧化三铁溅落到集气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答案: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热的四氧化三铁溅落,使集气瓶炸裂.

     

    28.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2CO+O22CO2  2Mg+O22MgO   4P+5O22P2O5

    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1) 反应的类型都是化合反应 (2) 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

    【考点】G2: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FA: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通过物质之间反应的表达式可以判断反应的异同点.

    【解答】解:在镁+氧气氧化镁、碳+氧气二氧化碳、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反应中,都是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反应条件都是点燃,都生成氧化物.

    故答案为:(1)反应的类型都是化合反应;

    (2)生成物都是氧化物(合理即可)

     

    29(保定中考化学).某小组同学进行了有关蜡烛成分测定的实验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液滴

    产物中有 水 

    将内壁涂有 澄清石灰水 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现象 

    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由此可知:蜡烛的成分主要由 碳、氢 元素组成,可能还含有 氧元素 .

    【考点】55:蜡烛燃烧实验;4Q: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检验水的产生一般观察水雾的产生,二氧化碳一般使用澄清石灰水,根据产物可判断反应物的元素组成.

    【解答】解:燃烧后烧杯内壁有小液滴,说明产物中有水生成.

    要想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故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现象应为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现象.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蜡烛的成分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可能还含有氧元素;

    故答案为:水;澄清石灰水;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现象;碳、氢;氧元素.

     

    30.淡水危机日趋严重,为了解决淡水危机,首先要积极开发淡水资源,保护现有的淡水资源.

    (1)清说出你或你的家人在生活中常用的一些节水方法(最少列举三点):

    ① 利用家庭洗莱水、洗衣水等冲洗马桶 ;② 做到人走水龙头关 ;③ 使用口杯接水漱口 .

    (2)自然界的水有硬水和软水之分,用 肥皂水 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在家庭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 煮沸 .

    【考点】HB: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77:硬水与软水.

    【分析】(1)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充分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根据生活中的节水做法进行回答即可.

    (2)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有:利用家庭洗莱水、洗衣水等冲洗马桶;做到人走水龙头关;使用口杯接水漱口.

    (2)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故答案为:

    (1)利用家庭洗莱水、洗衣水等冲洗马桶;做到人走水龙头关;使用口杯接水漱口.      

    (2)肥皂水;煮沸.

     

    31(保定中考化学).A、B、C三种元素,A元素的单质是最清洁的燃料;B元素的单质能在C元素的单质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元素的单质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1)写出A、B、C三种元素的名称或符号:A H(氢) 、B Fe(铁) 、C O(氧) ;

    (2)写出B、C二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FeO .

    (3)写出A的单质在C的单质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 .

    【考点】AE:物质的鉴别、推断;G5: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根据最清洁的燃料是氢气;铁在氧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解答】解:根据最清洁的燃料是氢气,A是氢元素;铁在氧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B是铁元素,C是氧元素,铁元素和氧元素可以组成氧化铁;A的单质在C的单质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故答案为:(1)H(氢); Fe(铁);  O(氧); (2)FeO(或Fe2O3、Fe3O4);(3)2H2+O22H2O.

     

    三、实验与探究题

    32.我们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还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报告.

    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取少量硫点燃后放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S+O2SO2 

    取少量硫点燃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

    取粗铁丝烧红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不发生燃烧

     3Fe+2O2Fe3O4 

    取细铁丝烧红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通过比较A、B两组对比实验的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的规律是 氧气的浓度越大,反应得越剧烈 , 铁丝越细或铁丝跟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得越剧烈 .

    【考点】68:氧气的化学性质;G5: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由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可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对比A、B两组实验,可从与氧气的浓度、氧气的接触面积等方面着手分析解答.

    【解答】解: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O2 Fe3O4;硫在空气中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说明氧气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粗铁丝在氧气中不能燃烧,而细铁丝却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剧烈.

    答案:

    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取少量硫点燃后放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S+O2SO2   

    取少量硫点燃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

    取粗铁丝烧红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不发生燃烧

    3Fe+2 O2Fe3O4

    取细铁丝烧红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氧气的浓度越大,反应得越剧烈   铁丝越细或铁丝跟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得越剧烈

     

    33.通过学习化学,我们知道了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

    A.电解水 B.分离空气 C.加热高锰酸钾 D.分解过氧化氢 E.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

    (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图1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试管 ② 集气瓶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防止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试管口没有放一小团棉花,造成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或导管) .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图2: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甲 (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b (选填“a”或“b”)端导入;若用排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a (选填“a”或“b”)端导入;若要使用丙瓶中已集满的氧气,水应从 a (选填“a”或“b”)端导入.

    【考点】6D:氧气的制取装置;6E:氧气的收集方法;6G: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G5: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根据制取氧气的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以及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根据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理由是:防止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进行分析;

    (3)根据分液漏斗、注射器能够控制液体药品的流量,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进行分析.

    【解答】(保定中考化学)解:(1)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2)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试管,②是集气瓶;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理由是:防止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所以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试管口没有放一小团棉花,造成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或导管);

    (3)分液漏斗、注射器能够控制液体药品的流量,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所以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甲;若用丙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b端导入;若用排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端导入;若要使用丙瓶中已集满的氧气,水应从a端导入.

    故答案为:(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2)2KMnO4K2MnO4+MnO2+O2↑;

    ①试管;②集气瓶,防止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

    试管口没有放一小团棉花,造成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或导管);

    (3)甲,b,a,a.

     

    四、计算题(共1小题,满分7分)

    34.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用氯化钯(PdCl2)可以测定微量CO的存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dCl2+CO+H2O=Pd↓+2HCl+CO2.若反应后得到Pd的质量为1.06g,则测得CO的质量为多少克?(已知Pd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

    【考点】G6: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把Pd的质量1.06g代入化学方程式即可计算出一氧化碳的质量.

    【解答】解:设测得CO的质量为x.

    PdCl2+CO+H2O=Pd↓+2HCl+CO2

          28    106

          x     1.06g

    x=0.28g

    答:测得CO的质量为0.28g.

     

    相关阅读

    孔乙己人物形象特点分析 讲述了什么故事

    2022-10-19

    自然界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光色素种类有哪些

    2022-10-19

    综合评价招生报考条件 有哪些优势

    2022-10-19

    中括号在数学中的含义 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2022-10-19

    济南最好的职高学校 济南职高学校推荐

    2022-10-19

    应然和实然是什么意思 两者有区别吗

    2022-10-19

    地理地中海气候特点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哪里

    2022-10-19

    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022-10-19

    济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地址在哪里 怎么去

    2022-10-19

    亟需和急需的区别是什么

    2022-10-19

    综合评价招生是什么意思 报名条件是什么

    2022-10-19

    怎样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英语作文万能句子

    2022-10-19

    可见光波长范围是多少 有哪些特性

    2022-10-19

    中考前如何提高学习成绩 有哪些技巧

    2022-10-19

    e,k在数学中代表什么

    202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