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图的作者是顾恺之。《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所创作的一幅著名画作,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作根据曹植文学作品《洛神赋》的故事,从内容情节、人物刻画、环境描绘进行创作。全画笔法恰如“春蚕吐丝”,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段战乱频繁,复杂多变而又分裂的时期,虽带来了经济的普遍衰退,却反而前所未有的丰富了文化的内容和内涵。这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一个自由解放、富于智慧和热情的时代。
尤其人物画在这样的背景下也依托于文学创作产生了快速的发展。由于社会的动luan,北人南迁加之外族的侵袭形成南北和各民族之间生活与文化的相互融合,在敦煌北魏时期的壁画中人们可以看到人物的形象已经在外来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传统绘画的表现。
南方的绘画同样也深受宗教题材的影响变得更加虔诚而丰富。其是顾恺之在某一天偶然读到友人送来的三国时代文学家曹植写的《洛神赋》有感而作的。
画中主要描绘了曹植在京师返回封地途中渡洛水时遇到了美丽的洛神,并被她的绝世容颜所倾倒。曹植相赠玉佩以表达爱慕之情,二人相恋,情意绵绵。洛神与诸神嬉戏起舞后便不得不离去。
六条巨龙驾驶着云车,大鱼从水中涌起围绕着云车左右,洛神伤感地坐在云车之中,无奈人神有别不能长相厮守。曹植在岸边目送着洛神离去,他的眼神中饱含着无限的不舍和伤感。
洛神不停地回头张望着岸上的曹植,心中也感慨万千。洛神离去后,空留曹植对她深深的思念和追忆。曹植乘着轻舟逆流而上想追赶上云车,可是早已经不见洛神的踪影。他彻夜难眠,在洛水边等待到天明,最后怀着失望和无奈踏上返回封地的归途。